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3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工作人员正式启动排污设备,10分钟后,核污水通过海底管道,在距离海岸1公里处的排污口流入太平洋。
按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水,首批计划排出约7800吨,将从8月24日连续排放17天。要把这些核污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小标题:日本排放核污水不合理
经济学家做经济分析,或是研究经济方向的时候,会将市场中的每个人假定为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这是对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延伸。
我们假设日本是“理性人”,那么排放核污水,是在追求什么目标呢?
有人说,日本政府、东电是在追求“便宜”(低成本)。因为直接排放核污水,是多种处理方式中最便宜的一种。但这不是全部。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4日报道,针对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的所谓“虚假信息”,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加强性应对与传播政策,该计划金额约700亿日元。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0年2月发布的核污水处理报告,这笔“公关预算”几乎是核污水排海预算的20倍,蒸汽排放预算的2倍。
为什么日本政府宁愿花钱公关,也不愿采用危害更小的核污水处理方案?
而且排放核污水的成本远远不止“核污水排海预算”加上“公关预算”。
排放核污水的成本 > 排海预算 + 公关预算
小标题: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全成本”
(1)国内经济成本:日本排放核污水,遭到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
针对日本政府及东电强推核污水排海,包括渔业人员在内的日本福岛、宫城、茨城县居民等,将向福岛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叫停排污计划。这就有诉讼成本。
对日本来说,还有游行抗议之类的治安成本,以及对相关人士的赔偿成本。
(2)国际贸易成本:水产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福岛核事故后,出于对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担忧,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对日本产的农林水产品及食品实施进口限制。(最多时有55个国家和地区)
到2021年9月,美国才开始放宽部分管制。2023年8月3日,欧盟(EU)和挪威、冰岛才刚刚放宽限制。强排核污水后,一旦福岛附近海域数据异常,这些产品必然重遭管制。
日本排放核污水对其国内的渔业、旅游业和农业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简直是显而易见。
中国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当日就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中国是日本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 2022年中国进口日本农产品和水产品2783亿日元,增长达25.2%,主要出口产品是扇贝、海参等海产品,以及日本烧酒、威士忌、饮料等。这部分市场损失肯定不小。
(3)日本制造:商誉规模损减
日本排放核污水打击的绝不只是农产品和水产品,还有日本制造。
日本是以制造业立国的发达工业国家,极度依赖外部市场,中国则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在排放核污水的事情上,日本逆行相当于播放了无数次“反向广告”,必然给整个日本商业带来负面影响。
(4)日本政府国家影响力成本
因为无法依仗军事实力维护海外利益,日本非常看重国家软实力,传播动漫、日剧等日本文化,但是在排放核污水中,日本站上被告席,长期以来的环保“人设”彻底崩塌,这将损害日本的长期利益。
排放核污水的成本 = 排海预算 + 公关预算 + 日本国内成本 + 国际市场 + 日本制造的商誉 + 日本政府国家影响力
日本为什么要在赌桌上压下这么多?
谁在逼着日本上赌桌?
日本又得到了什么?
小标题:投名状
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近郊的戴维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在会后的记者会上,拜登宣布计划与日韩两国每年举行三方领导人级别会议,并将建立三国之间迅速共享情报的新热线。有人说,这是“小北约”。
8月22日,刚刚回国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24日排放福岛核污水。
那么,日本得到了什么?
《华尔街日报》撰文称,8月18日的峰会旨在团结盟友共同应对中国的威胁:“美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打算会面并就年度军事演习达成一致。他们已经进行了外交介绍,现在美国、日本和韩国正试图通过年度联合演习,使三边关系更加永久,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只要能够对华切割,日本、韩国很可能得到了“军事能力方面”的解禁承诺。
对韩,可能还有美国对韩国武器的持续性市场开放。
除此以外,还有美国汽车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汽车出口是日韩在本轮全球贸易需求不振、出口下降中,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日本不但拿到了美国“准许”排放核污水的许可,还有赶在选举之前排放的催促。
《朝日新闻》16日发文称,韩国政府和执政党向日方表示,如果无法避免核污水排海,希望能够尽早实施,以降低对明年春天议会选举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很可能不只有韩国一家,在催日本一定要在2024年之前进行排放核污水……
面对特朗普节节升高的支持率,拜登也不希望2024年发生负面事件。
日本排放核污水是一件“覆水难收”的事,只要排了,就不存在收回其恶劣影响的可能。
排放核污水的损失上限不确定,但唯一确定的是与周边国家(中、俄、朝)交恶。
韩国民间、太平洋岛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且,美国也就掌握了一把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能够随时以此作为理由,发动对日制裁,给放任“日本央行突然调整YCC政策”的日本政府带上新的绳套。
我们在年中分析会里分析了去风险的逻辑,这里日本的逻辑就与此类似。为了“去风险”,日本可以忽略“去风险的风险”。
美国核废料处理方法 比核废料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无知
小强按:最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连云港将建核废料处理厂这则新闻本身,而是朋友圈刷屏式的转发反对连云港新建核废料的文章和声音。我为我们的老乡缺乏独立思考、不尊重科学、不求真相的态度感到难过。以至于我必须写出此篇文章。我希望通过详实的背景介绍、科学的数据、严谨的推论能够让你看到“核废料处理”的真相。
中国核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6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容量2961.7万千瓦;在建核电容量为2403.6万千瓦;十三五期间筹备计划中的核电站共有42座,核电容量为4833万千瓦。核废料分为高放核废料(乏燃料)和中低放核废料,伴随着核电的迅猛发展,核废料的后处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多数核废料存放在堆内,但乏燃料只能在核电站蓄水池存放5-8年。
核废料是核电站运行、核武器的制造及销毁过程中所产生的含钚废料和其他放射性废料,具有极强烈的放射性,而且其半衰期长达数千年、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也就是说,在几十万年后,这些核废料还能伤害人类和环境。所以如何安全、永久地处理核废料是科学家们一个重大的课题。
例如美国就已经在该问题上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并耗费了上百亿美元的支出。美国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在内华达州山脉中的深层地址结构中存放核废料的计划,但时至今日,该计划的实施仍然没有任何的进展。
中国在建核电站数量已占全球四成,截止2016年,共有11座核电站超过8年运行,13座超过5年,到2020年,共有15座核电站超过8年运行,25座超过5年,乏燃料后处理能力的确急需提上议程。
核废料处置方法
对于有"万年恶灵"之称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学界认为最为妥当的处置方法是地质深埋,但因其建造要求特殊、技术复杂,截至目前,在国际上并无一座成型的永久性放废库。不过截止目前,全世界已经确定建设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厂址的国家只有芬兰。
2005年上半年,国防科工委专门开了一个处置高放射物质研讨会,着手进行中长期核废料处置规划,最后确定:中国将建设一座永久性高放射物质处置库,设计寿命10000年,容量要能储存100至200年间全中国产生的核废料,在满了之后就永久地封掉。即至少100年之后,大陆才会出现第二座永久性高放物处置库。根据中国核电发展规划,我国大约会在2015年至2020年左右,确定永久性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库的库址。
由于在核废料处置库建成之前,所有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只能暂存在核电站的硼水池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建成核废料处置库,中国核工业将面临着核废料无处存放的境地。
在这方面,美国曾有过惨痛的教训。美国原计划在1998年建成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但由于技术难度过高,尽管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进行研究,最终还是不得不将建成时间延长至2010年。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美国40多个核电站储存核废料的水池全部爆满,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使核电站业主状告美国能源部。
我国的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计划在2030-2040年建成,可以说已经相当紧迫。同时,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以美国为例,其尤卡山核废料处置库工程预算达962亿美元。根据中国核电未来规模,中国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将耗资数百亿人民币,容量足以容纳中国核工业未来产生的所有高放射性核废料。我们的处置库将把核废料永远地禁锢在地下深处。
核废料后处理
而有别于“把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寄托于子孙后代某一天有能力处理”的“处置”方法,核废料的“后处理”技术也在开始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
早点去年6月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法之际,在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与阿海珐CEO顾菲签署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阿海珐集团关于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合同商务谈判工作路线图的谅解备忘录》。
同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同法国总统奥朗德签下中法核循环项目,由中核集团、阿海珐、法国电力三方建设,总投资超1000亿人民币。
该核循环项目将于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中法合作建设项目将参照法国阿格核循环厂,由中核集团负责建设,法国阿海珐集团承担总体技术责任,项目占地3平方公里,由国家专项基金投资,总投资超千亿元。耗资超千亿的核废料后处理大厂或落户连云港。
项目建成后,该核废料处理厂可接收国际订单,进行处理国外运送过来的核废料(所以只能建在沿海区域,便于运输)。经过处理后的不可回收反射性废物将会被送回核燃料来源国。而对于国内自己的处理后的核废料,未来将会运往国内尚在规划中的“永久性高放射物质处置库”。
所以,核废料后处理厂,不会进行核废料的长期处置。
而对于网上疯传的游行倡议,小强觉得奇怪的是,每次出现一个关注度较大的社会事件,总好像有人在有计划有组织的策划、诱导更多网名参与进来。而且效果奇好!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在这里分享一篇去年的新闻:
2015年7月,公安部部署指挥北京等地公安机关集中行动,摧毁一个以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为平台,自2012年7月以来先后组织策划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重大犯罪团伙,抓获一批相互勾结的打着“维权”旗号的“死磕”律师、“访民”和推手,他们的黑色利益链、舆论炒作手法也被逐一曝光。
煽动内乱境外宣传
据报道,把普通事件炒作成热点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政治事件,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和网友跟进,煽动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锋锐所一贯推崇的做法。相应地,他们炒作舆论事件已有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比如,专人负责拍摄,并把相关视屏和照片,加入极具煽动性的刊发到境外网站,随后一些网络大V进行评论,转发……若事件没有炒起来,“维权”律师就会直接到现场去。这时,就会有一些人组织“访民”,打着追求事实真相的幌子去现场“声援”,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
活动资金直接来自境外
在中国警方发布的报道中,透露锋锐律师事务所和部分维权律师接受境外资助,且利用舆论炒作的手法非常高明和新奇特。他们“声援”活动的资金从何而来?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翟岩民、刘星等人供述:每次有声援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在网上募捐,有时也会得到境外资助。
定期串联反党反政府
这么大的群体,如何联系并保持行动一致?据警方查明,他们一方面定期组织聚会、聚餐,交流“经验心得”,商讨行动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微信、QQ群和“电报”等即时通讯工具沟通联络,进行煽动策划、开展业务培训。类似的群有很多,有的以热点事件命名,有的以行动目标命名,有的以共同利益命名。
篇后语:一晚上抵制连云港建核废料后处理厂的声音比比皆是,网络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大家转发着各种没有深度、伪科学、未求证、恐吓以及起哄的文章。
很多时候,网民恰恰是最无知的群体,往往都是好心办坏事,正中坏人的圈套,反而成了反华反党势力的炮灰。
真心希望看过此篇文章的你,遇事多保持独立思考,多小心求证,不要随波逐流。科学永远是科学,不加求证研究就随大流起哄、游行、抗议,是极其愚蠢的行为。而那些教唆大家参加游行的人,看热闹不怕事大,多半是居心叵测,他们才是真正我们该抵制和谴责的对象。
正在浏览此文章
(南京最大的连云港人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