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将排放太平洋。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图源:新华社
这一决定,是经过了日本政府近10年的谋划最终做出的决策。这一决策是否安全?会为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反对方的主张与理由又是什么?熟悉福岛核电站处理水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著名媒体科学记者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详细介绍了核污染水情况。
福岛核电站的现状
2013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核燃料熔融脱落,烧穿原子炉炉底,核反应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大量热量不断被释放出来,现在每天必须注水冷却炉温。虽然冷却水是循环使用的,但由于原子炉结构的损坏,来自周围山体的地下水也流入原子炉内,所以被核污染过的冷却水每天都在增加之中,每天新增约150m³,也就是150吨。这些核污染水被抽出后,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以下简称ALPS)处理后存储在污水罐中,到2022年夏,核电站内建造的137万吨储量的污水罐将全部被ALPS处理水占满。
目前,福岛核电站场地内存储了约123万吨经过ALPS再次处理后的核污染水,其中氚的总含量约为860万亿Bq。
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水对策小组委员会(简称ALPS小组委员会)提交的最终报告认为,除氚以外,经过ALPS再次处理后,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以处理到限制值以下,所以建议政府参照此前制定的核电站正常运转时对周边居民造成的最大辐射量标准0.05mSv/年,批准每年排放氚含量为22万亿Bq的污染水,此方案可能对人造成的辐射量估算为0./年。
日本政府的主张
日本政府从2013-2020年先后成立了“污染水处理对策委员会“和“ALPS小组委员会”,召开了35次会议以及多场听证会,专门探讨污染水的处理办法。针对“排放入海”、“水蒸气排放”,“地层注入”,“地下掩埋”,“氢气排放”五种方式,从排放量、成本、工期、放射性污染规制以及是否产生二次核废物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排放入海”是最便宜、工期最短、不产生二次核废物的方法。
其理由是,含有62种放射性物质的ALPS处理水在排放前将再次进行ALPS处理,处理前约72%超标的核污染水经过二次ALPS处理,除氚以外,其他各类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总和将低于法定的排放限制值。对目前暂无有效方法清除的氚,将把其浓度稀释到/L(法定告知浓度为/L)后排放入海,而且会把每年排放量的上限控制在氚22万亿Bq内。按照这种排放规模,排放海域的辐射强度不会超过日本规定的1mSv/年法定值。
东京大学的国际法、海洋法专家西本健太郎表示,日本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具有保护和维护海洋环境的义务,所以有必要向国际社会做出充分的说明,证明此次的核污染水排放是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中“能够使用的、且具有可实施性的最善手段”。
四问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
单从数值上看,日本政府探讨中的这一方案,氚的排放量并不高,但是福岛县的许多团体及市民依然高声反对,诟病不已,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1 处理水只是氚超标?
首先,目前污水罐中的核污染水并不只是氚一种核物质超标,而是约有72%的污染水其他物质都超标。
2018年8月份以前,东电在提交的资料中一直声称经过ALPS处理后的污染水只有氚超标,是“氚水”,直到一张地方报纸《河北新报》以及自由记者木野龙逸的调查报道披露了ALPS处理水中其他放射性物质也超标的问题后,东电才承认碘129(半衰期157万年)、鎝99(半衰期6小时)、碳14(半衰期5730年)等放射性物质超标。
这之后,东电将“氚水”改称为“ALPS处理水“,并承认目前存放在污水罐中的ALPS处理水有72%都超标,不能直接排放。但是,在媒体曝光之前,日本政府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谁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一点正是导致民众对政府方案不相信的根源。
而ALPS在设计上可处理的62种放射性物质中并不包含氚和碳14。
2 经过再次处理后,能够保证其他放射性物质不再超标吗?
反对方强烈要求东电提交经过二次处理后的核污染水检测报告。目前,东电方面还没有开始对ALPS处理水进行再处理,自然也未能公示任何再处理后的检测数据,而只是说ALPS是按照能够剔除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来设计的。
但是,设计值不等于实际值,所以这种解释当然不能消除人们的担心——如果ALPS处理的实际值能够达到设计值的话,那么现在的近100万吨超标水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3 污水罐真的没有地方可以再建了吗?
国际环境NGO组织FoE Japan指出在福岛核电站的第七、八号机组建设预定地、埋土场及周边有一块约800×800㎡的短期内不可能用于它途的土地可以用于建造污水罐。
如果建造类似于储油罐的20个大型污水罐,按照目前150m³/日的污水增加速度,这些污水罐大约可以存储48年的污水量。考虑到氚的半衰期为12.43年,48年后再来排放ALPS处理水,那么最早出现的那批核污染水的氚浓度大约会降至最初的1/32,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将大为减轻。
按照核事故处理的国际准则,事故处理国必须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善的手段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FoE Japan认为日本并没有做到最善,还有可努力的空间。
4 氚对人体的危害真的小吗?
对于氚,科学界的意见是存在分歧的。
由于氚的最大能量为18.6keV,平均能量为5.7keV,其放射的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在水中最大射程为6μm,在空气中最大射程仅为5mm,所以通常认为氚从外部对人造成辐射的可能性不大,只有进入人体,才有可能从人体内部对人造成辐射损害。日本政府所持的也是这种观点。
但是反对方的意见认为,有调查报告显示在氚的排放量较多的核电站周围,白血病及其新生儿死亡率要高于其他地区。另外,日本产业医科大学马田敏幸教授在小鼠实验中,为小鼠腹部注射的氚污染水,让小鼠获得相当于3Gy的低线量辐射,结果发现小鼠脾细胞的TCR遗传基因组突变率较对照组出现上升。
所以如果人饮用或吸入氚污染水或气体,或者食用了累积在食物中的氚污染有机物,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辐射损害。
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思考
如果真的只是氚超标,其他放射性物质总和都低于排放标准的含氚污染水的话,只要排放量限制得当,国际社会是接受的,各国也是这样做的。
可是,如何证明福岛核电站的污染水做到了这一点?
在东电隐瞒放射性物质数据的时候,政府的专家委员会并没有指出这一问题,所以人们有理由不相信东电“经过再次ALPS处理,除氚以外其他核物质的浓度之和会低于排放标准”的说法。
就国际法而言,现有《国际海洋公约》等国际法中对于通过船舶搬运、海上投弃核废弃物有明确的规定,但对来自陆地流入海洋的核污染水并无明确的数值规定,只对各国政府要求需尽“最善”的努力,尽量减少核物质的海洋排放。所以各国政府都是各自裁量,按照各自的标准在排放含氚水。只要没有给邻国造成明确的伤害,就没有国际法规能够明确制止。
环保组织认为,日本现在排放主要问题有三点。
(一)目前的ALPS处理水,不仅氚超标,其他许多核物质都超标。没有证据证明经过ALPS再次处理,就能让核物质含量不超标,况且这些污染水中还有ALPS根本没有碳14;
(二)核电站内还有空地可以建造可存放48年分污水的污水罐,日本政府的努力还不够,还没有达到“最善”;
(三)有研究结果说明,氚的低强度辐射对人体也并不安全。
日本核污水祈福 日本高调排放核污水,中国反制措施已就位,一场危机正向全球靠近
8月24日,日本核污水排海,除了俄乌冲突外,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世界历史。是的,大家没听错,在西方的纵容下,日本不顾世界众多国家的反对,在8月24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从相应的视频画面上看,日本排放入海的核污水与海水原本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大约在240天后,将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很多人很气愤,甚至有不少网友对日本展开“亲切的问候”。说实话,我也很生气,但是光生气也没有用啊!我们不难发现,在日本核污水排海这件事情上,外界的发声很少?欧美国家似乎集体失声,只有中国等几个国家在不断抗议。至于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不得不说提一嘴,日本为了能顺利排放核污水,这些年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日本不断转移舆论重心,与美国联手,不断深化“印太战略”。几个月前,在美国的支持下,日韩握手言和,达成“世纪和解”。这是舆论重心转移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日韩联手针对中国,不断强调“中国威胁论”,试图搅乱东亚局势。
第三步便是渲染半岛局势,试图激化半岛局势,搅乱亚太的宁静。此外,日本还不断对台海局势“评头论足”,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世界对日本的关注。
其次,日本不断弱化核污水的风险。早在此前福岛发生核泄漏的时候,日本为了打消群众的恐慌,让日本官员园田康博在发布会上,试喝半杯核污水,并表示日本经过处理的核污水可以直接食用。由于这位英雄的献身,这场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时隔12年,似乎我们并未看到园田康博的消息,甚至个人账号的更新时间还停留在2014年。如今,日本通过贿赂国际原子能机构、威胁韩国总统尹锡悦、给日本国内渔民封口费等手段,让其承认核污水在合格范围。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日本在撒谎。
说实话,日本能顺利排放核污水这一件事情,彻底撕掉了西方的伪善。西方曾经倡导全球治理,不断针对中国,敦促碳中和排放,对中国指手画脚。前阵子,美国官员访华,就有提到关于全球治理的事情。如今,换成了日本,美方反倒是不吱声了?
不过,欧美国家不吱声,并不代表中国不吱声,中国外交部对日本发出严正交涉外,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到位: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尽管岸田文雄表示不满,但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我国政府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当然,随着日本的一意孤行,一场危机正向全球靠近,有专家分析,在未来,世界上的癌症患者会成倍增加。眼下,日本的核污水排放仅在第一阶段,如果能在第二阶段排放之前进行干预,或许会有好转。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核污水排放不到24小时,一场地震席卷日本……(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