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近期,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讨论让许多人产生了疑虑。在此背景下,许多家长因此开始关注一个问题:DHA是否可以放心给孩子吃?哪些品牌是安全的?
作为一种脂类营养素,DHA确实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帮助构建更加完善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然而,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让人们对海洋来源的产品产生了疑虑。因此,我们是否还能够放心补充DHA呢?
一、DHA 是什么?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DHA,全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也是Omega-3脂肪酸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包括DHA、EPA和ALA等。DHA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脑部健康,因此一度被人们称为“脑黄金”。
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HA在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和维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大脑皮层(约占20%)和视网膜(高达50%)中的含量极高,对大脑智力、视力发育以及提升记忆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DHA的补充中获益。
尤其对于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来说,这个阶段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适当补充DHA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改善视力、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合理补充DHA还能预防视力减退,有效预防弱视、近视或其他更为严重的视力缺陷问题。
总的来说,DHA对儿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1、影响大脑发育
DHA在大脑皮层中的含量较高,是人体大脑发育和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DHA与脑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在增强记忆和思维能力以及提高智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表明,体内DHA含量高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心理承受力和更高的智力发育指数。
另一方面,缺乏DHA可能会导致大脑发育过程迟缓或受阻,从而导致智力低下的情况。严重缺乏DHA甚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
02、影响眼睛健康
DHA在视网膜中的含量极高,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的视锥细胞的重要物质。临床研究显示,DHA能够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并提高视网膜色素分子的视觉敏锐度。而缺乏DHA会导致视网膜发育过程缓慢或受阻,从而对视觉功能造成损害,出现视力障碍。
03、调节免疫系统
DHA对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具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显示,DHA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此外,DHA还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
这些发现表明,DHA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儿童的智力、视力、免疫系统等的正常发育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日本核污水排海,DHA还能放心补充吗?
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许多家长开始关注是否可以放心给孩子吃DHA。
不可否认,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可能会对DHA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然而,有污染风险不代表这些产品绝对不能吃。只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监测,并满足标准后方可食用。
目前,我国海关总署已明确表示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会持续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况,再根据情况调整监管措施。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但也不必过度担忧。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的DHA产品,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补充。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减少食用来自日本相关地区的食物,避免食用产地、来历不明的鱼虾、贝类及DHA产品,以保障自身健康。
三、核污水排海后,DHA怎么选才靠谱?
日本核污水排海后,选择安全可信的DHA产品对孩子的健康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01、了解产地来源
在选择DHA产品时,我们需要了解产品的产地来源。尽量选择原料来源于低污染海域(如北极圈附近海域)的产品,降低潜在的风险。
核污水洋流中国 清华大学团队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我国沿海
2023年8月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将从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公司已公布了向海洋排放的详细步骤。按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的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今天上午,一则“有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240天到达中国沿海,1200天后覆盖北太平洋”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据了解,该研究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
2021年,清华大学就污水排放做了核废水在太平洋扩散机理的实验。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废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
氚的宏观扩散模拟结果
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废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随后,污染物一边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污染物的排放位置是在福岛附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高浓度区域将沿着35°N线附近向东延伸,从开始的东亚附近海域扩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现浓度较低的浅粉色,而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浓度较高的红色覆盖。
三个沿海城市及它们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变化
研究人员进一步选取了日本宫崎、中国上海和美国圣迭戈这三个沿海城市进行对比,从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图中可以发现,在第4000天时圣迭戈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约为0.01个单位,这一数值已经是宫崎的三倍左右、上海的40倍左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日本附近强烈的洋流作用,福岛处于日本暖流(向北)和千岛寒流(向南)交汇的地方,所以大部分污染物不会沿着陆地边缘向南北方向迁移,而是随着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
这一结果也意味着,在核废水排放的早期,应主要考虑它对亚洲沿岸的影响。但在后期,由于北美沿岸海域的污染物浓度将持续高于大部分东亚沿岸海域,需要重点关注北美沿岸海域的受影响情况。
氚的微观扩散模拟结果
除宏观扩散外,研究人员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氚的扩散模拟。
与宏观扩散分析注重污染物的整体分布不同,微观扩散分析更加关注污染物个体的行为,也因此它能够支持污染物的扩散路径分析。
例如,对模拟结果中到达沿岸海域的某三个污染物微粒,以400天为取样间隔,得到它们的运动轨迹。基于这些运动轨迹,可以知道美洲沿岸海域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横跨太平洋到达。
部分污染微粒的运动轨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日本的排放计划,一单位氚污染物的浓度大约对应每立方米0.29贝可,相比于氚在海洋中的背景浓度来说不算大。然而,这项研究对于污染物长期扩散的预测、核废水排放计划的合理应对以及后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监测仍具有重要意义。在该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来探究生态环境对于放射性物质的敏感性,确定放射性物质浓度增加对于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最终判断排放核废水这一行为对于整个海洋和人类的影响。
相关成果以《福岛核事故处理水的排放——宏观与微观模拟》( of water: and )为题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 )期刊上。(来源:橙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