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人居环境完善 地区2023年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添加时间:2025-02-25

2023年以来,阿克苏地区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目标,通过持续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及农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五个提升”,健全完善一套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好组织、投入、考核、宣传四项保障措施(即“1514”:一个目标、五个提升、一套机制、四项保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持续提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抓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把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做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落到实处。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先后3次作出批示,并将其作为重点督查任务,地委、行署领导多次深入乡村开展调研指导,现场解剖麻雀,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强化谋划安排。地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地区“十件民生实事”和农业农村工作“十大行动”,研究制发《阿克苏地区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行动方案》,形成了一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政策体系,明确了总体要求,整治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增强了整治提升的系统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将县(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及考核验收标准,今年以来2次采取调研指导、综合检查等形式,对各县(市)重点任务落实、项目执行、问题整改、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开展指导检查,进一步掌握工作进展及落实情况,为领导决策和年终考核提供依据。四是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地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1个、县级示范点9个、乡(镇)示范点88个,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紧盯五个提升,锚定目标抓落实。一是持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制定印发《阿克苏地区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农村户厕建设改造和问题户厕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农村卫生户厕2726座、完成计划任务的109.6%,整改销号问题户厕5.36万座、完成计划任务的104.5%。争取各类财政衔接资金4200.88万元,新建农村公厕143座(主体已完工112座)。二是持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分类有序推进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散排口排查。争取各类衔接资金6.67亿元,新建污水管网1400余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78座,涉及行政村124个,受益农户4.56万户。目前47个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25个)。三是持续提升农村垃圾处理能力。推广采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垃圾治理体系,落实衔接资金2136万元,实施垃圾转运站、填埋场等设施建设项目,合理建设或配置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补齐短板弱项。截至8月份,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5%以上。四是持续提升村容村貌质量。持续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自治区确定的206个村庄实施绿化美化项目,落实资金4120万元,已完成植绿增绿2.15万亩,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22%。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美化提升村容村貌。扎实推进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目前,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6.3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0.52%,废旧地膜回收率达86.04%。五是持续提升农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1500余场次,参与群众8万余人次。结合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下乡服务活动,累计发动群众10.9万余人次,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2236次,清理脏乱卫生死角5508处,清除垃圾杂物3.2万吨。

人居环境完善 地区2023年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三)健全长效机制,常态运营抓管护。一是规范建立村庄公共环境保洁机制。合理利用公益性岗位,优先从低收入人群中聘请管护员,目前聘请村庄保洁员4980人。鼓励设立村庄清洁日、清洁指挥长、联户清洁员,推动村庄清洁行动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二是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以县为单元,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模式,坚持政府补助、用户付费、市场化管理,建立“县有管护中心、乡镇有管护站、村有管护队”的三级运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垃圾及村庄保洁等一体化管护体系,全面提升管护质量。三是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持续实行环境卫生村民评议和“文明户”“美丽庭院”“环境卫生红黑榜”“五好”家庭、积分兑换等评比活动,培育典型,让农户看有样板、学有榜样、创有目标。探索建立红榜农户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利用集体收益向红榜农户进行奖励。

二、存在问题

一是管护机制还不健全。有的乡村未落实专人管护,导致设施设备坏了无人修,零部件坏了无人换,缺乏配套服务体系和管护队伍;有的管护职责不明确,管护资金投入不到位,“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还未真正建立。二是村容村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的乡村主街面干净整洁,次街背巷“脏乱差”,有的庭院长期闲置、年久失修、残垣断壁,还有柴草乱堆、农具乱放、电线乱拉等现象。三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农民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环境与健康意识淡薄,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群众文明生活习惯养成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细致。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推进力度。认真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乡村示范创建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召开各类现场会、推进会,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人居环境完善 地区2023年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二)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督促各县(市)把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管护统筹考虑、统筹安排。探索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户付费分担比例,逐步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

(三)抓好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巩固农村户厕建设成果,督促各县(市)对照卫生厕所“两有两化四防”标准,扎实抓好新建户厕和整改户厕质量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立即整改,确保质量过关、农民满意。落实农村改厕“提质年”八项重点工作,开展新建、整改户厕质量“大比武”,执行好卫生户厕管理和使用规范。加快乡村振兴专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项目启动工作,加快第二批粪污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10月底前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加快衔接资金实施污水管网及附属设施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竣工、早受益。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秋季战役,将村庄清洁行动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推动村庄干净整洁常态化、长效化。

(四)抓好示范点打造。抓好地、县(市)、乡(镇)三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打造工作,督促县乡加强对示范点打造情况的调研指导力度,定期报告示范点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要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每一个工作细节、每一个项目落实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下沉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农村居民对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

人居环境完善 临沂市聚力支持实施“六项提升行动”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临沂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和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减收增支压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聚焦重点群体保障、居民就业增收、教育均衡发展等“六项提升行动”,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落地。1-6月份,全市民生支出373.3亿元,增长3.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

聚焦重点群体保障提升行动

提高标准,让保障更坚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九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十三连增”。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救助供养资金10.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45.5万人次。优化供给,让服务更便利。新建、改扩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6处,新增护理型床位1280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建成运行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如康家园”70处,累计提供康复照料服务5900人次。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新增婴幼儿托位数7978个。扶弱济困,让关爱更贴心。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1700万元,依托各类定点康复机构对2200名残疾儿童开展集中康复救助。以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为重点,为全市12.8万名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服务。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81户。

聚焦居民就业增收行动

人居环境完善 临沂市聚力支持实施“六项提升行动”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优化服务。加大灵活就业支持力度,开发“帮您找活”微信小程序,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拓宽渠道。深入实施“创业沂蒙·乐业临沂”行动,持续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组织“人社局长带你找工作”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培训。大力开展“互联网+职业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线上培训集中攻坚行动”。1-6月份,全市累计实现城镇就业5.1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76人;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6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73亿元,扶持创业8307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73万个,已全部组织上岗;发放稳岗补贴1.93亿元,有效支持了稳就业。

聚焦教育均衡发展行动

扩增学位资源。计划投资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处,已投入资金4亿元、开工49处,有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化课后服务。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市参与课后服务学生95.2万人,参与率89%。发展职业教育。以推进职教高地建设为抓手,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继全市8所中职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后,兰陵县入选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区名单。

聚焦群众就医服务行动

提升医疗机构能力。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提高至94.12%;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下沉,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遴选优秀医务人员对40家乡镇卫生院开展支援工作;推进数字化接种门诊、智慧化接种门诊和成人接种门诊建设同步实施,全市已有7个县区建成成人接种门诊并投入运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已建成9家县级共享中药房,提供“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制定《临沂市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确保年内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结果、住院费用、健康体检报告实现手机便捷查询,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率分别达到70%、50%,远程医疗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困难群体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全市医疗救助26.92万人次、基金支出1.43亿元。

人居环境完善 临沂市聚力支持实施“六项提升行动”推动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聚焦提升城镇生活条件行动

让群众住得舒心。29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开工户数3.6万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开工3254套,开工率94.5%;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237户、89.17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市已建成1185个,覆盖率达59.97%。让群众乐享生活。五区综合公园全部开工建设,143处口袋公园已全部完成选址,开工建设66处、建设完成9处。让群众出行通畅。市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00台,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8条;实施早晚高峰期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全天免费乘车政策,日均客流量由之前的17.82万人次增至25.5万人次,开通9条“助学公交线路”,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

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25.5公里、养护工程1287.7公里;改造存量危桥48座,实施村道三级及以上安保工程424.3公里;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完成36处,提升改善8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平。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全市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开工12.41万户,开工率达78%。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工1085户,竣工725户。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工在建135个行政村,完工49个;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工在建21处,完工9处;全市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78个、市级美丽乡村500个。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