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日本核污水为何排放 日本排放核污水,让西方和“环保少女”再露双标真面目

添加时间:2025-03-23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4月13日,日本政府通过了决议,正式决定把核废水倒入太平洋,引发了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对于日本这一极不负责的行为,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日本邻国,均对此举表达了严正抗议。联合国也明确对日本这一决定“深表遗憾”。

然而,面对日本政府这一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的行为,西方平时为“气候危机”摇旗呐喊的某些民间组织却消失不见了。

尤其是西方力推的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Greta ),对日本公然排放核废水的行为只在个人推特账号转发过一条新闻,连日来却继续在美国国会、BBC电视台等地方“登台表演”,继续宣传“气候危机”,拿环保议题大作文章。

对日本核污水“视而不见”

格蕾塔·通贝里,这位今年才18岁的瑞典激进环保主义活动家,现在是欧美政界力推的“环保牌面”。这位15岁就拿“辍学号召环保”作为噱头的少女,频繁被欧美政客推上联合国和美国国会等大雅之堂,在这些地方声嘶力竭地质问各国“你为何不环保”。

登上《时代》杂志的格蕾塔·通贝里 图源:时代

这几天,通贝里继续前往美国国会、BBC电视台等地方继续“登台表演”,呼吁各国应对“气候危机”。4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了对通贝里的专访,BBC称这位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气候活动家,刚刚年满18岁却毫不妥协”。

在节目中,她认为气候危机是一个“紧急情况”。在节目中,格蕾塔表示“如果我们不能充分理解这场气候危机,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是一个紧急情况,我们将无法对此采取任何行动。”

通贝里接受BBC等西方知名媒体专访

除了接受西方知名媒体专访,这几天通贝里还要登上美国国会,为民主党推行“绿色新政”作证。

据美国“政客”网站4月17日报道,通贝里将在4月23日的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作证,这次听证会由加州民主党议员罗·康纳主持,会议内容主要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关。同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将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虚拟会议。

《政客》网站截图

日本核污水为何排放 日本排放核污水,让西方和“环保少女”再露双标真面目

然而,就在西方推崇西方国家和环保少女格蕾塔拿“环保”、“碳排放”大作文章之时,4月13日,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

日本擅自决定排放核污水一事,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日本周边几个领国,均严正抗议日本擅自排放核污水。

4月15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当天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废水提出严正交涉。韩国总统文在寅14日就日本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一事,当面向新任日本驻韩大使相星孝一表示了忧虑。朝中社在4月15日的社论中表态称,日本的做法再次清楚地暴露,其为自身的一己之私,毫不在意地威胁人类、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歹徒本色。日本应正视朝鲜人民义愤填膺的情绪,必须立即取消有关决定。

日本驻韩大使相星孝一14日向韩国总统文在寅递交国书(图自:澎湃影像)

日本周边国家义愤填庸,但面对日本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的行为,西方平时为“气候危机”摇旗呐喊的民间组织和格蕾塔·通贝里本人却不愿意对此事发表评论。

格蕾塔·通贝里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提及了此事。不过,她并没有对此事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单纯转发了半岛电视台关于此事的报道,并援引报道原文:“日本称其将把超过100万吨受到污染的福岛核电站废水水排回到海洋中去”。之后,通贝里也并未就此事发表过评论。

格蕾塔·通贝里对这一重大事件所表现出的模棱两可的态度,遭到不少网友的嘲讽。中国日报社欧盟分社社长陈卫华在这条推文下回复道:“你觉得这件事可以接受(OK with That)吗?格蕾塔?”这一表态获得了数千名网民的点赞。

陈卫华质问通贝里

对于不少网友而言,格蕾塔·通贝里对于日本政府排放污水“缄默”一事,再次暴露出西方和环保少女“双标”的真面目。因为这位所谓的“环保少女”,从成名之日起,就充满了西方的“政治炒作”。

“一个被成人利用的无知青年”

2018年,通贝里仅仅凭借着张牙舞爪的表情,辍学这样博人眼球的抗议方式,就成为欧美政界追捧的“环保牌面”,在TED讲坛、欧盟、联合国乃至气候峰会上粉墨登场,大肆指责各国政府。这位“环保少女”提出的减排手段更为反智的:她要求各国碳排放降为0,她的家人更是宣称她“肉眼能看二氧化碳”。

不少发展中国家指责欧盟炒作“环保少女”,称这位“环保少女”无非就是挥舞着政治正确的大棒,想要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普京曾表示:“她去向发展中国家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应该继续生活在贫困中,而无法像瑞典一样。”

而通贝里宣传环保的方式充满了“政治操作”,和环保“风马牛不相及”。这位所谓的“环保少女”,不鼓动其他人种树或者节能减排,反而鼓动对全球的中学生参加“星期五罢课”,以抗议“气候危机”。她尤其是鼓励中国、乌干达、俄罗斯和其他地方的朋友“团结起来”一起罢课。

日本核污水为何排放 日本排放核污水,让西方和“环保少女”再露双标真面目

有的时候,“通贝里”炒作的话题,和环保“毫无关系”,反而直接干涉我国内政。去年10月17日,通贝里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自己手拿标语牌的图片,“声援”12名日前因涉嫌偷越边境犯罪被批准逮捕的乱港分子。

通贝里去年“声援”黄之锋 图源:社交媒体

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犀利批判过通贝里背后的利益集团: “她是一个被成人利用的无知青年……如果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利用儿童和青少年,就应该受到谴责。成年人必须竭尽所能,不要让青少年和儿童陷入极端的境地。”

而“环保少女”背后帮她大肆鼓动宣传的西方政府和西方媒体,从来在环保问题上都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在近日,大力宣传通贝里环保理念的英国媒体BBC,也在日本排放核废水一事展示了自己的“双标本色”。

自4月13日起,长期在国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上指手画脚的BBC,对于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一事,只有一份简单的报道。而在这份报道的第二自然段,BBC在未援引任何新闻源的情况下,直接声称日本的核废水“将经过处理和稀释,使辐射水平低于饮用水设定的水平”。

BBC在报道中直接声称日本的核废水“经过处理以后无害” 图源:社交媒体

当然,“双标”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还有为了政治利益“对人不对事”的美国政府。就在本周,美国政府一边拍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来华讨论气候合作,一边允许日本政府排放污水。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福岛核电站废水的决定是透明的,声明称该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美方向来重视环境问题,希望美方在真正的环境问题上对事不对人,不要让这个重视,被打上引号。”

对于西方的虚伪行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曾在4月13日的《逸语道破》节目中质疑到。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前在全球范围里面吃环境保护那几碗饭的那些新媒体一个都听不见了。什么这个保护基金会了,那个什么机构了,还有什么瑞典的格蕾塔小公主了,去哪了?都不见了!所以你就知道什么是真环境保护,什么是靠环境保护吃饭的——这些该要他们出来的时候不出来的就是靠环境保护吃饭的,都是假环境保护。

沈逸质问西方的媒体和机构“都不见了” 图源:《逸语道破》

冷战时期的核废料 美国自己承认了:冷战时曾制造三起核污染

美国国会下属政府问责局近日发布报告,披露了美国上世纪中期的核活动给马绍尔群岛、丹麦格陵兰岛和西班牙带来的核辐射危害和威胁,敦促美政府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冷战时期美国海外核试验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官网截图

“他们曾赖以生存的社会不复存在”

报告显示,1946年至1958年,美国在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和埃内韦塔克环礁进行过多达67次核武器试验,给当地陆地和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一些岛屿至今仍不适合人类居住。

虽然美国能源部评估称,当地的核放射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很低,但马绍尔群岛官员认为美方对风险进行了刻意淡化。

该国前外长托尼·德布勒姆此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早在美军人员1946年登陆比基尼环礁后,就大行欺骗之术。

托尼·德布勒姆:“这些美军人员伪装成亲切诚恳的样子告诉岛民们,他们想在这里进行原子弹试验,用来保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岛民们轻信了美军的谎言,选择搬离比基尼环礁。此后,美方67次核试验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数量相当于在开展核试验的12年中每天引爆一枚威力1.7倍于二战时美军轰炸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上世纪70年代,美军在马绍尔群岛一个火山口建造了用来封存核试验产生的7.3万立方米放射性碎片的巨大水泥建筑,以遏制放射性物质污染物扩散。

但经过数十年风吹日晒以及气候变化,这个水泥建筑的很多地方都已出现剥蚀受损现象。

美军在马绍尔群岛建造的水泥穹顶(图自美国能源部)

事实上,美国长期核试验给马绍尔群岛留下巨大创伤,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不可逆破坏,数以千计遭受辐射的当地居民患上癌症等重疾,迄今仍承受着各种后遗症的折磨。

经历过美国核试验的幸存者内杰·约瑟夫就是受害者之一。

当年只有7岁的她见证了美国在大气圈内试验的最大核弹“喝彩城堡”的爆炸。据约瑟夫回忆,她当时看到“两个太阳在空中升起”。

如今,她每天都要服用药物,以刺激身体产生必需的甲状腺激素。

《洛杉矶时报》报道截图(题图为内杰·约瑟夫)

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尼尔·帕拉福克斯博士进一步指出,除了核辐射引发的疾病和死亡外,由于当地环境不再适合生活而导致的背井离乡,也给马绍尔群岛原住民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这些岛民切断了与故土的一切联系,他们曾赖以生存的社会不复存在。”

尼尔·帕拉福克斯博士(图自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冷战时期的核废料 美国自己承认了:冷战时曾制造三起核污染

冰盖下的核垃圾或将随气候变化外泄

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的报告还显示,从1959年起,美国开始在丹麦格陵兰岛的一座基地测试在冰盖下部署核弹的可行性。

为此,美方使用一座小型核反应堆为这座名为“世纪营”的基地供电,直至1967年废弃。

其间,该基地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和生化垃圾被美方封存于冰盖下。

资料图:“世纪营”基地

丹麦奥胡斯大学副教授克里斯蒂安·尼尔森指出,美方废弃“世纪营”基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发现冰川移动速度比预计的速度快,基地面临坍塌风险,且维护成本比建造成本还要高。

克里斯蒂安·尼尔森(图自丹麦奥胡斯大学)

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加剧冰川融化,当地社会对于冰盖下有害核生化废物发生泄漏的担忧日益加大。

一些专业研究数据显示,至少从1990年以来,格陵兰冰盖已累计融化了数以十亿吨计的冰。

针对这一担忧,丹麦政府已经建立长期观测措施。而格陵兰当地政府希望丹麦为清理核废料场的费用买单。

全球媒体“ ”报道截图(题图为当年“世纪营”里的美军人员)

虽然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援引2021年的一份报告称,冰盖下的污染物可能在2100年前不会移动。但丹麦及格陵兰地质调查局地质学家威廉·科尔根强调,格陵兰冰盖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这加剧了冰盖下核废料泄漏的风险。

“受气候变化影响,目前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是过去1.2万年以来最快的。因此,冰盖下的废弃基地也面临更多冰川融化的影响。”

资料图:威廉 科尔根

欧洲最大“核墓地”暴露了50多年

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的报告还涉及1966年1月,一架美国空军B-52战略轰炸机运载4枚氢弹,在西班牙上空与一架美军空中加油机相撞的骇人事件。

当时,两架飞机坠毁,4枚氢弹散落在西班牙帕洛马雷斯镇周围。

其中,两枚氢弹的引爆装置发生爆炸,由此引发的钚泄漏造成了辐射污染。

冷战时期的核废料 美国自己承认了:冷战时曾制造三起核污染

资料图:1966年,在西班牙坠落的美国飞机。

虽然美方采取了措施以消除污染,但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报告说,西班牙方面于上世纪90年代对事发地环境进行了重新评估,认定当地污染水平超过欧盟规定标准。

由于这起事故,帕洛马雷斯镇的农产品此后一直销售困难。

西班牙调查记者何塞·埃雷拉表示,尽管没有人员伤亡以及受到辐射直接影响的记录,但美国政府当年清除放射性废物时曾承认,有些区域由于地形限制,无法完全消除核辐射影响。

直到2004年,西班牙政府才在氢弹留下的弹坑附近区域竖起了围栏。(图自美国广播公司)

有研究发现,事发地区海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是整个地中海平均水平的20倍。这意味着已经有大量钚元素流入大海。

有法国媒体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起事故仍然是西班牙和美国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环保主义者马科斯·阿斯蒂戈斯的话说,“他们让欧洲最大的‘核墓地’暴露了50多年”。

法国24小时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而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对于这起“史上最重大的核事故之一”,美方的处理方式极为草率——前去开展清理工作的数百名美军士兵得到的唯一信息就是“无需担心”。

在几天的清理过程中,他们穿着普通棉服,没有任何特殊防护手段。在《纽约时报》2016年能够找到的40名退伍军人中,已有21人身患癌症,9人因此死亡。

近年来,这些患病美军士兵不断呼吁公众关注这一事件,期待所有受害者都能获得公平对待。

“如果你不承认问题的存在,或者忽视它,那问题就会湮灭在岁月中。”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单姗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