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报告显示,太平洋岛国马绍尔群岛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使当地受核废料威胁风险最大。
冷战时期,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建造了一个混凝土结构——Runit Dome,用于封存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废料。但随着海平面上升,该混凝土结构下方的地下水可能会涌出,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风暴潮还可能将放射性物质扩散至整个岛屿,扩大泄漏的影响。
1946~1958 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 67 次核试验,其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核试验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爆炸的威力约是广岛原子弹事件的 1000 倍,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多于科学预测。
马绍尔群岛的居民已成为核废料的受害者:多个环礁仍然无法居住,核辐射导致马绍尔人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传统的食物采集方式也受到极大干扰。
GAO 主任内森·安德森( )告诉 Grist 杂志的安妮塔·霍夫施奈德(Anita ),美国对马绍尔群岛上核废料的责任是“由具体的联邦法规和国际协议界定”。安德森对史密森尼()杂志说:“美国政府的长期立场是,根据协议,马绍尔群岛对自己的土地负全责,包括曾用于核试验的土地。”
美国能源部坚称,岛上的核废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的风险很低。但鉴于马绍尔人对美国提供的辐射信息缺乏信任,GAO 在报告中建议美国能源部与马绍尔群岛政府加强沟通。
马绍尔群岛已成为多个辐射暴露研究的对象,包括去年一项通过海龟壳推测历史核事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格陵兰岛冰盖下的核废料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按当前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含有美国冷战时期核试验废料的格陵兰岛冰盖将在未来 75 年内融化。2016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这肯定会导致美国军事研究基地“世纪营”(Camp )的核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
冰川学家在格陵兰岛工作。(图片来源: )
这项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关注,格陵兰岛所属的丹麦便开始长期监测世纪营周围的冰盖融化情况,并同时研究核污染物是否会随融水从冰层中渗出。
丹麦科学家经研究推断,这些污染物预计会在 2100 年前处于冰冻状态。届时,短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衰变,而长寿命同位素将在本世纪末失去大部分放射性,并将被融化的冰稀释。但其他研究发现,世纪营遗留的化学物质多氯联苯(PCBs,一种致癌物)可能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这可能影响环境,并进一步影响食物链,以及当地居民健康,”因纽特人北极圈理事会格陵兰分会主席希亚尔马·达尔( Dahl)在接受 Grist 杂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重要的是,格陵兰岛和美国政府必须就这一令人担忧的问题沟通解决方案。”
西班牙上空飞机失事
1966 年,西班牙上空两架飞机相撞,其中一架载有氢弹。虽未导致爆炸,但坠地的四枚氢弹中有两枚受损,释放出了放射性钚,导致帕洛马雷斯镇遭受核污染威胁。
1990 年的一项评估发现,帕洛马雷斯镇的核辐射水平超过了欧盟标准。2015 年,美国和西班牙达成协议,对该地进行补救。起初,美国派人来这里开展清理工作,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并运往美国,但除此之外,两国尚未实施其他任何措施。
来源丨环球科学
日本核废料处理的结果 日本核废料处理的现状
利用核能源,已经是很久以前就开始的技术了。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各国基本早已普遍投入核动力发电。
虽然因出现旧苏联,及日本的核动力发电设施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恐惧。但因受全球能源,及环境的压力,各国仍无法放弃。
但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即使核动力是非常高效,高能,且相对清洁的能源,
但除了核泄漏是使人担忧的问题以外,还会产生使用后的核废料。
这些使用后的核废料的处理也是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两天看到日本的一篇名为“被核废料搅扰的小镇”的报道。才知道核废料是需要如何处理的。以及日本是处于如何的现状。
这个小镇,是在日本偏远的北海道的最北边的偏僻海边小镇。曾经是鲱鱼的产地。但随着老龄化与农村空洞化,现在只有人口2800人。
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最近为什么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是因为这个偏远的小镇,成为了日本第一个准备接受核废料的小镇。
但请千万不要误解为已经将接受核废料了。它只是同意接受进入核废料处理的审核程序!
这要对日本的确定为核废料处理场所的审核流程进行一下说明。
日本的确定为核废料处理场所的审核,需要走完以下3步流程,才能实施。
1. 文献调查:需要2年(从国家最大可得到20亿日元=约1亿人民币)
2. 概要调查:需要4年(从国家最大可得到70亿日元=约3.5亿人民币)
3. 精密调查:需要14年
4. 最终确定投入建设
从以上的流程可以看到,如小镇通过全部审核,真正可以处理核废料,最短也要在接近20年以后!
关键是在各个流程实施中,小镇可以从国家得到相当的补助金。
第一阶段的“文献调查”,将进行小镇的地质数据,相关论文的调查。
在这2年期间,小镇可以每年得到大约10亿日元(约5,000万人民币)的政府补贴。
第二阶段的“概要调查”,是对小镇的地质,地下水状况等,进行实地挖掘,采样调查。
在这4年期间,小镇可以每年得到大约20亿日元(约1亿人民币)的政府补贴。
第三阶段“精密调查”,将再花费近14年,挖筑隧道,对小镇的地质地层情况做更进一步的精密调查。给出结论。
这个偏远的小镇,就是日本第一个决定接受核废料处理的“文献调查”的小镇。
之前有几个地方政府因提出此申请,但遭到住民的反对而倒台(选举失败),而终止。
这是第一个算是得到当地住民同意的小镇。
核废料被称为高放射性废弃物。也就是所谓的“核废料”。
是从日本全国各地的核电站使用完的核燃料中产生的。
在日本,会对使用过的核燃料,进行化学的“再处理”,提取出钚(人工放射性元素,符号为Pu),再次作为核燃料。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残留不能再利用的高浓度污染的废液。
将这些废液再与玻璃混合凝固后的物体,被称为高放射性废弃物。即所谓的核废料。
据日本能源厅透露,目前在日本,已经有2500多根高放射性废弃物,被暂时保管在青森县六家村和茨城县东海村。
日本全国的各核电站,也积存着已经使用后,等待再处理的核燃料,高达19,000多吨。
按照规定,“核废料”的处理,是必须深埋地下。但日本至今,还没有1个可以最终处理的场所。
中国也已经有很多的核电站,想必也有同样的问题吧?
但中国地大物博,又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越性,想必要比日本容易处理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