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治便秘的生活小窍门 生活常识小窍门 生活小妙招有什么

添加时间:2025-03-13

一、家庭生活的一些小窍门

炒菜锅用久了,锅上积存的油垢很难清除。

如果将新鲜的梨皮放在锅里加水煮一会儿,油垢就很容易除掉了。

大家不妨试一试,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点子,避免了厨房过于的油腻不干净。

砧板防裂涂点油

买回新砧板后,在砧板上下两面及周边涂上一点儿食用油,待油吸干后再涂,涂三四遍,油干后即可使用,这样处理后的砧板更经久耐用,可以防裂。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预防甚至是解决砧板断裂的情况发生。

茶叶妙用

用残茶叶擦洗木、竹桌椅,可使之更为光洁;把残茶叶晒干,铺在潮湿处,能够去潮;残茶叶晒干后,还可装入枕套当枕芯。

洁厕灵当疏通剂

隔三差五将适量的洁厕灵倒入马桶中,盖上马桶盖闷一会儿,再用水冲洗,能保持马桶通畅。同时还可以给马桶除臭。

治便秘的生活小窍门 生活常识小窍门 生活小妙招有什么

二、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窍门

1.用45毫升白醋和4升冷水的溶液拭擦,就可使窗户玻璃洁净透明。

2.切洋葱等蔬菜时,可将其去皮放入冰箱冷冻室存放数小时后再切,就不会刺眼流泪了。

3.车船行驶途中,将鲜姜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可以防晕车。

4.家用电器的缝隙里常常会积藏很多灰尘,可将废旧的毛笔用来清除,非常方便。

5.将晒干的残茶叶,在卫生间燃烧熏烟,能除去污秽处的恶臭。

6.在墨汁中加少量肥皂水(或茶水),搅拌均匀,用这样的墨汁写出的字迹可保持色迹不变。

7.CD片不小心刮伤,只要用油性笔涂在刮痕上即可,不论什么颜色的油性笔都可以。

8.价钱卷标很难撕掉,可用吹风机吹热一下再撕,会很轻松的撕下来,不留一点痕迹。

9.新鲜蛋用灯光照,空头很小,蛋内完全透亮,呈桔红色,蛋内无黑点,无红影。

10.洗完脸后,用手指沾些细盐在鼻头两侧轻轻摩擦,用清水冲净,黑头粉刺就会清除干净。

11.新做好的头发只要睡前在枕头上铺一条质地光滑的丝巾,就可以防止头发变型。

12.在1斤面粉里掺入6个蛋清,包的饺子起锅后收水快,不易粘连。

13.将残茶叶浸入水中数天后,浇在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生长。

三、生活中清理污渍的几个窍门

1.在衣领和袖口处均匀地涂上一些牙膏,用毛刷轻轻刷洗,再用清水漂净,即可除去污渍

2.只要在新房间内放一碗醋,两三天后,新房的油漆味就会很快消失。

3.毛衣袖口或领口失去了弹性,可将袖口或衣领在热水中浸泡20分钟,晾干后即可恢复弹。

4.把生黑斑的铝制品泡在醋水混合液中,10分钟后取出清洗,便会光洁如新。

治便秘的生活小窍门 生活常识小窍门 生活小妙招有什么

5.将新买的牛仔裤放入浓盐中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洗净,以后再洗涤时就不易褪色。

6.选购羽绒服时,可将羽绒服放在桌子上,用手拍打,蓬松度越高说明绒质越好,含绒量也越多。

7.金首饰表面发旧,用鹿皮(或其他柔软的皮)蘸少许牙膏轻轻擦拭,既可光亮如新。

8.要去除烤炉内的污物,请在炉子还温热的时候把盐撒在上面,冷却后,再用湿海绵体擦拭即可。

9.室内植物,例如菊花、常春藤、吊兰,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四、健康生活会有哪些小的妙招

1.吃荤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引起脂肪肝。

2.凡红色或紫色的棉织物,若用醋配以清水洗涤,可使光泽如新。

3.早晚空腹吃个苹果,有利于治疗中老年人便秘。

4.厨房的地板屯积油垢后,拖地前,不妨在拖把上倒入一些醋就能轻松去除油污。

5.烤肉食用前,记得滴上新鲜柠檬汁,除了增添风味外,柠檬中的vitC上有解毒作用。

6.瓶中插的鲜花不防在清水中加几滴白醋或漂白水,即可使保持花朵鲜艳如初。

7.当衣裤的拉练卡住或不易拉动时,先涂上蜡,再以乾布擦拭,就能轻松拉动。

8.新购的有色花布,第一次下水时,加盐浸泡十五分钟后再取出冲洗,可防止布料褪色。

9.牛奶过期不能喝时,可将抹布浸湿,用来擦桌子地板,很快就可以将污垢除去。

10.若将铝制锅烧焦,可在锅中放个洋葱和少许水加以煮沸,不久所有的烧焦物都会浮起来。

11.小镜或橱镜等有了污垢,可用软布浸湿煤油或蘸蜡擦拭。

12.旧照片变新法:照片旧或脏了,用棉花蘸点酒精擦拭,擦后如新的一样。

前年创业项目 我创业时犯过最大的一个错误 | 小马宋对话创业者罗量

前几天,我邀请前宠物行业的创业者罗量,做了一期和“创业”相关的话题讨论,聊了聊她的创业故事,教训以及经验。

罗量,曾经是某互联网培训公司的高管,也曾在滴滴、锤子等公司,担任增长和产品领域的职务。

一年多之前,她放弃了高职和高薪,冲到了宠物领域去创业了。不出意外,一年之后,她的创业以失败而告终。在亏光了大部分现金之后,她又回到了大公司去快乐地打工了。

这篇文章,对那些有创业的念头或者正在艰难创业的创业者来说,都有帮助。

本文在不改变对话者原意的基础上,做了删减。以下正文:

01创业这一年是我过去 30 年成长最大的一年

小马宋:请罗量介绍一下自己。

罗量:大家好,我是罗量。

我是2016 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样的工作。

所以我大学四年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可能会感兴趣的工作都干了个遍。比如说记者、编辑、销售等等。

我在安徽读大学。当时安徽的新浪刚好招公众号运营,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我进了新浪做运营。其实那会我连新媒体运营是什么,都还不太知道。

在新浪实习了三个月后,我觉得互联网公司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所以毕业后,我基本在互联网相关的公司工作。

最开始我是做互联网的产品经理,然后在锤子,后来去了滴滴。之后又去了教育培训行业。

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职业转折,就是我从滴滴跨行业去了当时还没有那么如日中天的教育行业,主要是因为我内心还是想做和获客、增长有关的事。

所以,其实从教育行业开始,我算是真正地开始做营销或者。

然后大概在前年年底,开始自己创业。我创业的赛道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宠物行业。

之所以做宠物行业,一是我自己养猫,二是也觉得宠物行业好像也挺有意思的,三是门槛低。

我当时调研了一下,发现宠物行业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异化。

不像美妆,宠物行业的产品是标品,而且投入量没有那么大,于是在我看来,宠物行业的启动资金和门槛,可能是10 万块钱左右,就能够进去创业的。

所以当时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于是就开始创业了。

创业的这一年多,是我过去 30 年成长最大的一年。对自己的认知,更深刻了。

不管是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还是说对自己情绪处理能力的认知,都深刻了。

以及对生意的理解,也更深了。

02关于创业我有3个误判

小马宋:创业前,你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成功概率?

罗量:这个问题非常好。

当我决定创业的那一刻,虽然知道有一定的失败的概率,但觉得自己起码有大于五成的把握,能够把它做成。

倒不是觉得一定做得多大,而是认为它一定能够变成一个正向循环的业务。当时我是很自信的。

其实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虽说知道创业会有失败的概率,但是都不会抱着一个必败的,或者大概率会失败的决心,去创业。

我还记得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去年我的一个教育行业的创业者朋友,告诉我一句话,说:你不要太乐观。

我当时完全理解不了这个点。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说的那句话,我非常能理解。

但坦率来讲,今天我跟我身边刚创业的朋友说,你不要太乐观,他也不信的。

就是这个坑,所有创业的同学都必须得踩一遍。

小马宋:我自己过去三次的创业经历,也让我从中得到2个经验: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包括我自己,在创业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这件事情想得非常好;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会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

当有人告诉你说这事不行的时候,你就会说“这个不一样”。

然后举出两点:第一,今天和昨天不一样;第二,我和别人不一样。

回过头来说,你对自己的创业有没有过什么误判?

罗量:有,三个误判:

第一个误判,就是完全没有从非常理性的角度,去思考说这件事情应该需要多少钱。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太冲动了。

虽然宠物行业看起来门槛很低,10 万块都可以进货,但其实消费品你要滚起来,你的库存周转,包括你要做多SKU,甚至你前期可能需要试错,就这些钱,它其实起码是百万量级的。

几百万或者小几百万量级的一个钱,才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预估值。我当时觉得应该不会花这么多, 30 万就够了。

对于资金的部分,我过于乐观了。以至于我在创业大概到第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发现我的资金缺口非常大。

教育公司挂掉,一般是死在利润没了,但是消费品大部分其实卡在现金流上。

因为消费品它不是一个亏损的逻辑,你卖一单,就会有一单的利润,它的毛利是固定的。

说白了,你的现金流其实是一直在往前滚的。

比如,现在这批货正在卖,你其实是已经投入了资金的,如果你还要做新品,也要提前一到两个月去订货。那你的库存、现货和新货预定,都是需要钱的。

所以最后,我最高一个月的亏损,可能到 30 多万。这是最疯狂的一个月。

然后我基本上那个月,就完全睡不着觉,非常焦虑。

第二个误判,就是没有找投资。

虽然说当时找 VC 也不一定能融到钱(因为那会是疫情期间),但是我当时竟然都没有动这个念头。

很多时候,你账上的资金会决定你的胆量。

如果我当时能够更谨慎一点,我账上的钱更多一点,就哪怕我不找投资,我再去找合伙人,多找几个人大家一起共同出资,我整体账上的钱有小几百万,而不是只有100 万,我可能后期就不会那么焦虑。

比如说,我们有一段时间,通过理性的判断,觉得应该做一款XXX的新品。

甚至问了老用户,说我们出了你要不要买。

在大家的整体反馈都很正向的情况下,出这个品要 30 万,然后,我们犹豫了。拖了半个月,后来还是没做。

30 万对于我们当时的风险,还是有点大,我就觉得我再等一等。

说白了,账上的钱,真的会影响我做非常多的决策和判断。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对自己的能力,或者说对市场过于乐观。

虽然我并不后悔创业这件事情本身,但是回过头来看,如果再重新做一次的话,它其实有一些更理智的想法和思考。

第三个误判,就是我的职业带给我的幻觉,让我跨行到一个不算熟悉的行业做生意。

说起来也比较搞笑,我当时为什么会干宠物行业呢,就是调研了一圈后,我发现整个宠物行业的现状是,大家的产品很同质化。

整个行业的生产比较标准化,有自己工厂的商家,不超过3家,大部分都是找所谓的代工厂做产品。

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说我可以把某某品牌的猫粮,直接放到我的袋子里面,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一是厂家不对于这个配方有专利权,二是我这个配方是工厂生产的,工厂要的是出货量。

我当时就觉得:产品如此同质化的情况下,那不就是拼营销嘛?这不是正好是我的强项嘛?其实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幻觉。

因为拼营销的本质,可能不在于营销技能,而在于背后的营销费用。

营销的效果,其实是等于你所谓的营销技能(可能是你的文案,你的),去乘营销费用带来曝光。

比如,你的对手营销技术是 10 分,资金有 100 万;你在营销技术上做 11 分,资金有 20 万。但是最后在真实的商业里,你们的营销效果,会是天差地别的。

但这个坑,我觉得是我一定会踩的。因为这是我的职业带给我的幻觉:

以前在工作当中,有非常厉害的营销的方案或者定位方案给到客户,这个方案确实带来了指数级的增长,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指数级增长的更底层,其实是钱。

我们增长到了一定的阶段,我就发现:在抖音,我们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相比,我们能打败很多跟我们一样的免费内容,我能打败很多跟我一样的创业者,但是我没有办法打败那些有钱的厂家。这就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别。

我自己所谓的营销技术好(比如在抖音做号能力强、内容能力强),但其实这里就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的营销费用是不够的。

毕竟,徒手造几个亿的爆款的情况,太少了,概率太小了。

小马宋:明白。这也是我在第九课堂学到的重要一课。

我原来在奥美,后来在蓝色光标,这两个都是公关广告行业的大厂。

当时我负责大众汽车、宝马、沃尔沃、别克、宝洁等等大品牌,他们随便一个广告,可能就要投放几个亿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感觉好像自己做了一个很厉害的事情。

但是当真正去创业的时候,你是没有任何的推广费用的。为啥呢?

我们当时拿了 10 万美金的融资。这10 万美金看着不少,但在创业的时候,其实很快就花完了。

这 10 万美金,要租房子,要雇员工,还有日常的开销... 再去推广,就不可能有钱。

我们做广告培训的时候找投放,真的只有200 块钱。

当时我们和豆瓣的一个广告小组组长聊,私信给他说,你能不能给我们置顶一个帖子,然后一周200 块钱,然后他说,行。

罗量:是这样子的。我以前在教育行业的时候,因为公司有预算,就可以直接去找很多博主合作。

但当我创业做宠物行业的时候,是没有足够的资金的,可以操纵的资金盘子一下子小很多。

所以我们那会就去聊很多小博主,说:我给你寄三袋猫粮,你帮我发一个视频如何,都是这种。我们那时还会有一个专门的实习生,来干这个事。

03创业的难度是上班的20倍

小马宋:创业期间,让你觉得最难的一件事是什么?

罗量:我觉得创业每一件事情都很难。创业的难度,跟上班的难度相比,我觉得起码是差 20 倍。

首先,包括钱(资金),招人等等都很难。

比如说招人,我们为了省房租,就搬到民居里面去办公了,但这样一来,招人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有一段时间我们因为现金流有一点问题,不得不裁掉了当时的第一批员工,但裁掉的那一刻,我已经没有办法给 n +1了。

所以我的处理办法就是帮所有的员工都找到了下一份工作,我帮他们背书,让他们无缝去新的公司上班,然后把 n+1的钱省下来了。

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如果是大公司的话,就直接让他们和 HR 去聊,给员工 n +1就好了。

第二,创业后承担的压力,比以前高很多。

比如,你一睁眼,就会面临要给员工发工资的问题。你一睁眼,就会面临说我是先把这个业务给砍了,还是先把人裁了,还是说再挺一挺,然后下个月再看?

再比如,就像刚才我聊的这个新品,我们觉得还不错,但是需要花掉我们账上一半的钱,那我还要不要做这个新品等等。

就你每天会面临非常多高压力的决策,然后你会陷入很多的自我怀疑,你的压力会很大,很焦虑。

在做高管的时候,这个决策其实是可以非常轻松地做出来。

因为作为高管,你只需要调动你的逻辑,推出这件事情是对的,或者看起来是对的,然后去做就行了。

风险其实是公司在帮你承担的。但创业不是。创业是需要你在复杂、多维度的环境下,去做决策。

我以前觉得自己抗压能力挺好的,从来不觉得在工作当中压力有多大。

创业后才知道,那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真正高压的时候。

换句话说,我所承担的那个压力值,从来没有冲破过我的底线。但创业是冲破了我的底线的,让我有一段时间,极度焦躁。

第三,组建团队的人员(能力)问题。

我以前在大厂管的市场团队,巅峰的时候,一两百人,还是蛮大的。

当时给我汇报的人,大部分在北京。以北京的薪资评估的话,大概是两三万、三四万的一个水平,可以理解为是相对还不错的中级管理者的水平。

但是在我创业的时候,我们招的人是月薪 7000 的。

我们不是一个有很大明星光环的创业公司,在我们提供的薪资和选择的前提下,能够和我们互相 match(匹配)上的那些人,其实相对来说,远没有大厂里招到的优秀。

所以我会面临着:作为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要带着其他更不熟悉业务的人,去做业务。

这让我觉得还是蛮大的一个挑战。

小马宋:明白。你的创业经历,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智商无法代替经验。

一个创业者,他的智商即使再高,当他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没有经验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去这么思考(得很周全)。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简单的。

大部分的行业,如果你真的觉得它简单,只是它看起来简单。

就好比我们远远低估了开一个麻辣烫店的难度和复杂度。

我拿麻辣烫店举例子。

一个麻辣烫店,如果你选 mall(购物中心)还稍微好一点,因为商场已经帮你交了“保护费”了。外边的很多地痞流氓、乱七八糟的那些事,商场帮你挡了。

但是你要开在街边的话,你就要处理消防、处理街道、处理同行竞争、处理食品安全等等,甚至还有诈骗的,进来就说吃出什么苍蝇、老鼠之类的。

还要处理工商、税务的各种检查,可能还会停水、停电等等。

所以,实际上,开一个麻辣烫店比开一家咨询公司,要处理的事情复杂得多。

很多人往往会高估开咨询公司的复杂程度,低估开麻辣烫店的复杂程度。

比如小马宋开一家咨询公司,很多人会觉得:哇,好高大上呀。其实也不是,咨询公司是一个最简单的商业模式。

为啥呢?因为它的业务其实非常简单,客户来找我们,我们帮他出一个方案。你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你基本上就可以干这件事。

然后我们公司就只有咨询和设计两个部门,我们的管理也非常简单。

开咨询公司这件事,基本就是你只要很聪明,能帮客户解决问题,你就可以干成。

但很多其他事情,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生意,但它其实非常复杂,比如说开一个奶茶店,开一个麻辣烫店或者开一个五金店等等。

在我看来,我们远远低估了开一个麻辣烫店的难度和复杂度。

04如果再来一遍的话你还会去创业吗?

小马宋:那创业期间,让你觉得压力最大的事,是什么?

罗量:让我压力最大的事,是我需要一个月支付 30 万的现金流,且阶段性看不到明确增长方向的时候。

那时候我很焦虑,也很迷茫。只能先止损。

于是当时我做了两个缓解压力的动作:① 先裁掉了一些比较贵的员工;② 然后把办公地换到了一个比较便宜的地方。

我的可控成本降低了之后,我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然后才开始去思考:我的业务要怎么办?

后来才有了一些所谓的策略。所以回过头来再看,我是一个在高度压力和焦虑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决策的人。

满脑子就是嗡嗡的,没有办法做决策了,就是那种感觉。过去我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创业这件事,其实让我(对事物的接纳能力)像一个容器一样,(被)变大了,让我对压力、焦虑的阈值更大了。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收获。

如果说做高管是坐在旋转木马上,那创业就是坐过山车。

相比之下,就觉得:上班太容易了,幸福的像在天堂。

我自己也经常劝退很多创业者:如果单纯只从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所谓的收入层面来看的话,(我觉得)对于 99.9% 的人来讲,上班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没有之一。

所以也真的是劝大家不要轻易创业,即使要创业,也要想清楚:自己创业到底是为什么?

毕竟对于创业者来讲,终止创业,是比开始创业更难的一件事情。

就和谈恋爱一样,离婚是比结婚更难的。终止一段关系是比开始一段关系,要更难一些的。

小马宋:那在你看来,创业者应该什么时候决定终止创业?

罗量:一个创业者决定终止创业的时候,就是:

第一,回顾自己的创业初心,你要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

你的初心是挣钱,还是说你要自我实现?还是说你有一件特别想要尝试的事,你想要去看看自己能不能干成?还是说你觉得某一个方向你特别有使命感?

你对别人讲“我是有使命感的”,其实你就是想挣钱,那你对自己就不诚实。

第二,你的这个目标有没有阶段性的达成,或者有没有阶段性达成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的话,那你确实就应该终止创业。

小马宋:如果让你再来一遍的话,你觉得你还会去创业吗?或者你要去创业的话,在什么条件下,你才会再创业?

罗量:我觉得我大概率还是会的。但是它未必是某个确定的时间,而是要看时机。

就像我上一次的创业,除了刚才说的一些所谓的理性判断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点,也跟冲动有关。

当时是突然意识到,我马上就30岁了。好像到了 30 岁,身体里的某一个开关,就突然被打开了。然后就觉得:我要做自己,要做一些挑战的事情,要做一些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这个冲动,起码占30%。有 70% 是我真的想做,且我觉得我能做,有 30%真的是冲动的 buff(增益状态) 加持的。

当然回过头来,我也不后悔。

但是如果我再创业的话,我可能会想得更清楚一点:我要做的事情,真的是我擅长、且感兴趣的事情。

05大厂高管创业,有没有什么建议?

小马宋:创业者有两种:一种是草根创业,这种人从一开始就创业;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年薪百万高管离职创业。

你的经历正好符合高管创业,那关于高管创业,你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罗量:我自己对高管的理解,有两种。

一种叫做纯管理的高管,就是用管理手段,达到管理目的、达到业务目的。

比如,让三组人搞个赛马,然后有一组跑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这个业务确实跑起来了。但是如何跑起来的,他其实并不知道。他不知道这里面的know-how(技术诀窍),他只是通过这个管理方法,来获得的这个结果。

比如有很多的销售(领导),他自己不知道如何打电话提升转化率,但是他就是PK,每天末位淘汰。

这确实也都能干上去,但这是属于管理技能,它并不具备销售技能。

我把这种高管叫做管理技能型高管。

另一种是业务型高管。

比如,你现在是一个销售的(领导)。

今天销售的转化率差,你是能够知道哪里差的:我今天是要改产品,还是要提价,还是要降价,还是说转化的链路有问题......

这些看起来非常细节的问题,你是知道know-how(技术诀窍)的,是能够理解这个业务本身的。

再比如,假设你是某个直播间的负责人,那怎么能把一个完全没有人的直播间,在不付费的情况下,拉到 100 人在线,这也是一个所谓的在一线打拼的高管,才能够有的一个技能。

大部分公司的管理层,可能都是管理技能型高管,通过管理手段来达到业务目标的。

但如果你日常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业务目标的)管理技能型高管,那么你出来创业,大概率会折掉。

因为你并不具备某一个非常扎实的业务技能。

你出来之后,就会面临像我一样的问题:创业资金和规模,大概率决定你只能招 7000 块钱的人,然后你啥也不知道,他啥也不知道,那你们大概就是注定做不起来的。

但是你如果在一个公司里面,是从一线干起来的,有非常扎实的业务技能,比如说你就从销售干到销售组长、销售(领导)、销售经理、销售总监,然后你出去干一个差不多的业务,大概率你能成。

因为你是完完全全知道know-how(技术诀窍)的。

有一个能不能干成的一个标准,就是你今天一个人带着一个 7000 块钱的人,或者带着 10 个 7000 块钱的人,你能不能把这事给干成了。

7000 块或许是一个比较高的数了,其实很多的时候,你带的是 5000 块的(员工),因为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是三五千块钱。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高管如果要创业的话,最好干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事情。

因为,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情,你也一定会遇到新的困难。

我当时最大的经验是关于教育行业,然后所有人都说你为啥不干教育创业,你非要去卖猫粮啊?大部分人都是不理解的。

现在回过头来说,也觉得自己当时还是有点冲动的。我创业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创业前我没有预料到的,太要命了。

06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人还是事?

小马宋:你觉得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人还是事?换句话说,是合作对象更重要,还是商业模式更重要?

罗量:我会觉得人更重要。

第一,现在绝大多数的生意竞争,不涉及商业模式的竞争。

除非你的商业模式是特别离谱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做过的一件事情,那这时候商业模式是很稀缺的。

但说白了,现实里的绝大多数生意的竞争,不来自于商业模式的竞争,而是来自于所谓的策略的竞争。

或者说,你有没有明显的某一点比别人强。

比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卖手机壳。

市面上的手机壳,你能拿到的货别人都能拿到,但是你能不能把它卖得很好?

或者,你有没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设计合伙人,能够做一些手绘,这个手绘在直播间里卖得很好?

......

就是这些非常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能足够地支撑你们,做起一个还不错的小生意。

就这点而言的话,我觉得可能人更重要。

第二,我觉得合伙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情绪价值。

当你真的没有人商量了,你半夜睡不着觉、掉头发的那段时间,员工是绝对共情不了你的,只有你的合伙人,你们俩是彼此能够互相支持的。

哪怕他也没招,你也没招,你俩就搁那坐着一天,谁也不说话。但这个感觉,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是合伙人的力量。

合伙人的力量在顺境的时候体现不到,但是在逆境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小马宋:我也觉得,整体而言,人还是挺重要的。

十年前的互联网创业大潮,那个时候所谓的创业,更看重商业模式。

好比你搞了一个XX APP,我弄了一个XX 社交平台,那个时候,是做商业模式。

但是今天我觉得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你再想创造出一个百度或者 ,作为一个普通人,太难了。

大部分人的创业,其实就是做点小生意,也就是在原来成型的商业模式下,自己去搞一块自留地。

比如说奶茶行业,在中国很多奶茶店已经赚到钱了,那能肯定的就是你只要做得好,你一定能挣钱。

奶茶店已经被完全验证过了。

包括说你要去做主播、直播带货、做MCN或者去做知识付费,这些都有人赚过钱,甚至还有很多人赚过大钱,那理论上来说,你是可以赚钱的。

这个时候,对于商业模式的要求不没那么高。换句话说,你的商业模式,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型了。

那剩下的就是你和你的团队,能不能干好的问题了。你干不好,交给另外一个人,可能就能干好。这就是人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看,我也会认为,人会更重要。

品牌咨询请联系:

(微信同手机号)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