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1.项目概况
公司拟建设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公司研发软硬件环境,设立实验检测中心、油田地面工程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提高采收率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扩大公司技术覆盖面,助力公司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加速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本项目总投资 5,071.50 万元,项目建设周期36 个月。
(1)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科力股份。
(2)项目实施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路 138 号,利用现有厂区空地新建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大楼,不涉及新购置地块。
2.项目实施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专业技术水平,满足石油行业发展需求
近年来,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技术迭代迅速,但由于能源开发技术与应用还不够成熟,且油气勘探开发逐渐向深井、超深井和高温高压井等高难度井的不断推进,导致在能源开发、存储、传输、消费等环节依然存在隐性风险。
因此,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依靠可靠的油田开采技术和油田化学助剂的支撑,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公司研究成果主要以油田化学药剂、油田专有设备、配套工艺体系的形式转化为产品在油田推广应用,为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提供保障。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建设研发中心,加强油田化学药剂、油田专有设备设计及工艺技术的研究能力,有助于公司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公司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以优质技术服务和配套产品满足石油开发日趋复杂的工况环境。
(2)加大公司研发投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由于油服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转化为盈利能力的周期较长,因此国际上油服行业接近于寡头市场,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等国际油服企业巨头凭借着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先进的技术装备、丰富的产品与全面的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覆盖全球油服行业规模的半数以上。公司在油服产品研发方面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依托地缘优势辐射中亚产油国,但相较于国外领先企业,整体研发实力和试验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在原油脱水、水处理、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研发工作都需要依赖完善的实验手段和综合的测试能力,这些基础性的研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产品研制的成败。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展开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展开科研开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改善研发环境,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随着油田勘探开采深度、难度的逐步增长,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在这种市场趋势下,公司需要凭借已有的油田工程技术和市场基础,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帮助公司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当前公司研发场地有限,现有研发设备性能、指标参数相对落后,且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高端研发人才较为稀缺,对新品研发推进有了明显的阻碍。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建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大楼,购置一批性能先进的研发设备以改善研发环境,从而吸引高层次研发人才,培养行业前沿技术与高端技术研发队伍,构建全面的技术研发体系,增强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3.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近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强能源自给能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勘探开采力度持续提升,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支持油气工程技术创新发展。《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出“聚焦增强油气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撑油气勘探开发和天然气产供销体系建设,开展纳米驱油、CO2 驱油、精细化勘探、智能化注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低渗透老油田、高含水油田以及深层油气等陆上常规油气的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的要求。
此外,《“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要求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十四五”时期一系列规划的出台,为油服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基础
公司以油田化学助剂研发作为切入点,针对原油脱水、污水处理、提高采收率等技术进行持续研究。研发能力是公司立足之本,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公司已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掌握了聚结快速脱水技术、污水聚结除油净化技术、压裂返排液一体化处理技术、不同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取得专利 89 项。
在水处理、原油脱水、防腐防垢、清防蜡、降凝降粘药剂的研发、合成方面已具备成熟的生产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的专利技术创新产品、在原油脱水、污水处理及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综上,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可以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公司历年来注重对研发流程的管理与完善。设立研发中心,统筹公司技术研发工作,全面负责公司新产品设计研发、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产品性能实验检测以及工装设备升级改造等。
公司研发中心按照专业和职能,构建了分工合作的研发组织架构,同时公司制定了研发管理相关制度,对研发中心职责、研发项目立项审批、研发活动过程管理、研发成果验收、知识产权保护等作出规范要求,对相关流程及部门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和划分,为公司有效管理研发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另外,公司十分注重专业科研资源的投入和技术人才的培养,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在此基础上,公司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吸收并留住核心人才,保障公司的长期发展。综上,公司完善、严格的研发管理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4.项目具体内容
(1)投资预算
项目总投资 5,071.5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071.50 万元,无铺底流动资金及建设期利息。
(2)研发方向及内容
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将设立五个研发部门:实验检测中心、油田地面工程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提高采收率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油田地面工程中心
聚结快速脱水技术优化研究;油田污水短流程低成本高效聚结除油净化工艺技术研究;非常规采出液(二氧化碳驱、氮气泡沫驱、火驱等)高效经济脱水工艺研究;电化学法处理油田污水技术研究腹部油田注水井井下管柱腐蚀成因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稠油污水回用锅炉技术研究。
新产品研发中心
油田助剂配方合成与优化
提高采收率中心
低渗油藏增产增注技术研究;超稠油增产技术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风城新型除硅反应器研发;涂层防蜡技术的应用研究;CO2 铺集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清洁能源(太阳能)综合利用;项目移动计量装置研发与现场应用;采油一厂、智慧石油、重油公司、红山公司集油区密闭集输改造工程;油田污油浮渣处理研究与工业化试验(废液池减量);光热+空气源热泵技术。
(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36 个月。
5.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经营期主要污染源有废水、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环保处理措施如下:
(1)废水处理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餐饮废水、办公生活用水、试验废水。处理措施: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化粪池;办公生活废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与餐饮废水一起通过厂区污水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试验废水经处理达标后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噪声处理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研发及检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碰撞、震动等。处理措施:项目按照工业设备安装的有关规范,合理布局,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设备衔接处、接地处安装减震垫,风机口安装消声器,使用柔性接头等降噪措施;在厂区边界种植草木,利用绿化对声音的吸声效果,降低噪声源强。
落实上述措施后,项目周围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008)2 类标准要求,即昼间噪声值≤60dB(A),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一般固废的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在厂区危废暂存场所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废含油手套和抹布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3)固体废弃物处理主要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废包装袋和生活垃圾。处理措施:一般固废的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在厂区危废暂存场所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废含油手套和抹布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6.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能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项目实施后将助力公司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加速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土壤环境监测 地物光谱仪: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方法研究
一、引言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生存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若是土壤资源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农业的健康稳定生产,从而对人类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现今社会,矿山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逐渐严重,也受到了社会大众以及相关学者的重视与关注。矿山资源开采虽然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但是也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矿山开采由于废料、废渣的大规模堆积,不但会恶化矿山周边生态环境,也会使土壤中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逐渐增多,从而致使矿山环境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状况。
为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减轻或者治理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出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方法研究。
二、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方法研究
2.1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法比较
池塘遥感图像辐射校正本研究为“广东省1∶25万湛江市幅、海口市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区位于广东省
当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表1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法比较
2.2 土壤数据获取
为了监测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手持地物光谱仪测量土壤光谱。在矿山环境土壤光谱测量过程中,设置测量时间为11:00~14:00,这个时间范围内太阳辐射较为强烈,另外,还需要注意空气能见度与风力情况,空气能见度保障不低于10km,风力保障小于3级。
同时,为了避免光污染对土壤光谱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穿着深色服装,清除土壤表面的植物、枯叶等杂物。
地物光谱仪需要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并且在使用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预热,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并利用白板定标校准,每十分钟定标一次。土壤光谱测量时,测量人员应该面对阳光,避免探头产生阴影,与土壤距离设置为50cm,仪器与水平面法线角度在10度以内,以此来降低地物光谱仪自身带来的误差。另外,为了精确获得矿山环境土壤光谱数据,在每个研究区域内设置10个采样点,测量10条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平均处理,以平均数值作为土壤光谱数据,为后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2.3土壤光谱特征波段提取
以处理后土壤光谱数据为基础,建立光谱估算模型,选取光谱指标信息,分析重金属质量比之间的相关性,提取土壤光谱特征波段,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与判定做准备。
土壤成因较为复杂,再加之天气、动植物、时间、污染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为了精确的估算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需要建立光谱估算模型,具体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依据采集土壤光谱数据,获取土壤反射率光谱曲线。采用数据处理软件,提取光谱指标信息,以此为基础,分析重金属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常规情况下,土壤中的重金属容易吸附在Fe氧化物与Hg化合物中。依据回归模型得到土壤重金属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
表2土壤重金属相关系数矩阵表
如表2所示,Hg与Ni的相关系数为0.90,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而其它土壤重金属中,与Hg显著相关的包含Cr、As、Pb、Zn。
2.4土壤重金属含量估算
依据表2相关系数,提取土壤重金属光谱特征波段。计算均方根误差与决定系数数值,构建重金属含量估算模型,制定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判定规则,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方根误差检验计算公式为:
式中,εi表示的是重金属元素样本实测值;
表示的是PLSR模型预测值;n表示的是样本依据公式中计算土壤重金属均方根误差与决定系数,具体数值如表3所示。
表3土壤重金属均方根误差与决定系数表
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估算模型,以此来估算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含量,判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判定规则如表4所示。
表4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判定规则表
依照表4制定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判定规,即可实现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为土壤的治理与防治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三、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提出方法与现有方法之间的性能差异,采用软件设计仿真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3.1实验准备与过程
实验选取某矿山作为实验区域,选取地物光谱仪作为光谱测量仪器,为了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依据仿真实验的需求,合理的、科学的设置光谱测量仪的波段。采用提出方法及现有的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对比实验。
3.2实验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选取的实验区域,设置的光谱测量仪器参数,进行矿区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实验,通过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反映方法的性能。通过实验得到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数据见表5。
表5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数据表mg/kg
如表5所示,在不同实验时间条件下进行实验,与实际数值进行比较,得到现有方法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范围为0.04mg/kg~0.58mg/kg,提出方法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范围为0.00mg/kg~0.10mg/kg。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提出方法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较小,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四、结语
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监测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误差,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防治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
地物光谱仪-HH/NIR/WNIR
地物光谱仪是莱森光学专门用于野外遥感测量、土壤环境、矿物地质勘探等领域的最新明星产品,独有的光路设计,噪声校准技术、可以实时自动校准暗电流,采用了固定全息光栅一次性分光,测试速度快,最短积分时间最短可达20μs,操作灵活、便携方便、光谱测试速度快、光谱数据准确,广泛应用于遥感测量、农作物监测、森林研究、海洋学研究和矿物勘察等各领域。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