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加工创业成功故事 淘宝开店创业成功故事

添加时间:2025-04-05

淘宝开店创业成功故事

圳罗湖鹏基工业区一幢简陋的楼房里,数十名员工正在马不停蹄地包装、填单,将产品寄往全国各地的买家手中。这家女装企业叫欧莎。别看它的厂房"其貌不扬",但就在这家服装企业里,一个月就销出五六百万元的女装,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样的销量,竟是全靠网络零售所得。

"菜鸟"网上零成本创业

欧莎的老板名叫周勇,大学毕业的周勇出身金融科班,在投身服装行业之前,也算高薪一族,服务于一家金融机构,年薪不少于十几万。

两年前,周勇对服装基本一窍不通,而现时,他却能够从一大堆成品中,熟练地挑出有瑕疵的服装。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他"背后的女人"。当初从金融业介入到服装行业,也是受到他"贤内助"谭飞的推动。与周勇不同的是,出身服装设计的谭飞,一直有做品牌服装的梦想,于是,在真维斯等知名品牌服装公司浸润之后,谭飞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当时,精于产品设计的谭飞,对市场销售这方面却是门外汉。在完全缺乏客户的背景下,夫妻俩开始到天涯、新浪等知名论坛上去发帖,把自己设计的服装放到网上展示。用他的话说,"那时候,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谭飞的第一单生意来自一名香港客户,在前期缺乏创业成本的情况下,他们采取了先付款后交货的形式,赚到了几千元。

总结创业初期的经历,周勇说,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如上述所说的"先下单后生产",第二个阶段则是从市场上拿货,做品牌代理。

2006年底,揣着这微薄的几千元,他们建立了一个网站,前两个月,网站带来的盈利,也仅有数千元,后来,因为不谙网络的运作,独立网站在建立数月就关闭。

2007年,夫妻俩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名叫欧莎。运作一年后,销售额达到了2万元。

进驻网上商城实现蜕变

加工创业成功故事 淘宝开店创业成功故事

不过,实现蜕变却是从2008年才开始的。2008年4月,恰逢淘宝商城在招商。当时,周勇也正好在此前接触过一个网商,从先批发服装到淘宝上卖,一个月销售额达到了30万~50万元,周勇觉得淘宝的用户群潜力很大。于是,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欧莎便进驻到淘宝商城,成为商城屈指可数的首批网商。

当时,网上购物还没有风行,周勇和妻子将目标客户定位在20岁出头的妙龄时尚女性,定价在100元以下。

随着网络市场环境的变化,欧莎逐渐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现在,欧莎的定位是25~35岁有一定生活品位,注重服装性价比的白领女性。既是将目标锁定在 OL身上,就要接受这个人群挑剔眼光的挑战。"用奢侈品的方式来保证质量,注重细节打品牌。"周勇说,比如定型,生产风衣一般都使用纸朴或针织朴定型,而后者价格是前者价格的10倍左右,但定型效果比纸朴持久。"我们仍选用了成本较高的针织朴定型,这些细节消费者一下子可能发现不了,可是多穿几次,就能感觉到不同。"

进驻淘宝商城以后,网络销售渠道带来的精准购买群,为欧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勇说,现时,几乎每半年也搬一次地方,去年过来时1600平方米,现在已经扩展到3900平方米,一年之内厂房面积就翻了一倍。几千平方米的厂房,只能满足两成产品的生产,大量的产品都外发到其他加工厂,甚至江西等省去加工,代工工厂的数量,达到了20多家。

现时,欧莎的月销售额达到了五六百万,一年下来,销售额达到半个亿。更让人咋舌的是,一年半个亿的销售额,全部都是在网络上实现的,在淘宝商城上女装的销量,仅次于知名品牌ONLY和优衣酷,这样的业绩,与传统销售渠道的众服装企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创业经

低成本高质量服务是成功关键

谈及做成功的因素,周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有网络的零成本创业,给了草根创业的条件。早前,周勇曾尝试过开设实体店。但后来发觉实体店会丧失价格优势,周勇称,"与ONLY、欧时力等品牌相比,我对自己产品的设计、质量有信心,如果通过实体店,则会丧失价格优势。"他分析说,实体店的租金成本太高,对于起步于网络的品牌压力很大。以深圳的知名商场为例,一件500元的衣服中有30%~40%是商场的佣金,有10%~20%是代理商的差价,还有库存成本、销售员工资和提成,真正到衣服上的成本不过50~100元。"这些在实体店省掉的成本,就是我们的价格优势,同时又保留了适当利润空间。"

其次,网络的反应较传统渠道快速。一个款式卖得快,便可迅速作为暴款卖。另外,买家的评价天天都可以看到,可以及时根据买家的需求调整市场策略。

再次,质量的把关和良好服务,避免过度营销。

欧莎将每件产品都用纸盒包装起来,让产品看起来和实体店买到的一样高档。

加工创业成功故事 淘宝开店创业成功故事

让客服制作"试穿感受表",拿样板给客服试穿感受,方便根据不同买家的实际需求推荐产品。

作为网店,买家的评价几乎是生存的关键,如何尽量维持"好评"?欧莎有个规定,公司客户同时是销售人员,但考核的重点在客服方面,比如退款率等作为指标。客服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浏览买家的评价。

针对买家制定一条"全面妥协原则"--"10%的错误承担100%的责任",授予客服有充分的权力,对于特别难沟通的客户,客服可以不经过老板而自行为买家做金额较大的赔偿处理。

公司运作情况

周转情况:设计到出样板三天,生产七天。季初推出8~12款,季末推出20多款,每季生产几十万件。常规库存9万件。

价位区间:春夏装180元上下,秋冬装240元上下,羽绒服780元~1000元。

员工构成:客服二十几人,售后服务6~7人

服装销向:主要销往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珠三角和长三角

成交量:大概一月一千单,回头率53%(依照6个月计算),非暴款月销一万多至两万多件

组织架构:销售部、物流部、开发部、品质部、跟单采购部、人事部等

推广费用:一年在万元以下,计划下半年投入100万做推广预算。

加工创业成功故事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

一个被称为90后差生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两年赚百万!

开着宝马车,在月租过万的高档写字楼开公司,这个90后看起来很“款”。然而,他并不是富二代,眼前的这些都是靠双手打拼来的。他叫龚伟明,出生于1990年,今年21岁。

读书:不算好学生

龚伟明的公司设在鹭江道第一广场,推门走进总经理办公室,鼓浪屿全景迎面而来。龚伟明稚气未脱,记者刚见到他,还以为是他的总经理助理。

龚伟明告诉记者,单从读书来衡量,他不算好学生。初中毕业后,他坚持要到新加坡读高中,但只读了两年便回国了,随后到集美大学旁听了一年。他说:“初回国时,全家人很失望。”龚伟明的家庭只是小康之家,为他留学期间花了不少钱。“连文凭都没有拿到!”他妈妈一下子哭了出来。

然而,在龚伟明看来,两年的新加坡之行收获颇多,不仅开拓了他的思维,而且积累了巨大的人脉资源。

赚钱:台风天送机票

“从20xx年开始到现在,我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龚伟明说。龚伟明从骨子里就想赚钱。20xx年,他还在集大旁听期间,发现代购机票利润很高。于是,他自己跟航空公司联系,称可以帮其卖机票。他开始在校内校外骑着摩托车到处跑,帮人买票送票。

有一次,一名学长向他买机票。当时正逢台风天,他为了不失信于人,冒雨送机票,送到时全身已经湿透了。那名学长很受感动,之后为龚伟明介绍了很多客户。就这样,龚伟明卖了两年机票,赚了好几万元。

创业:被家人说没救

真正让龚伟明赚到第一桶金,是20xx年秋天。

他在新加坡的一位同学是台湾人,家中主营垃圾处理设备,计划开拓大陆市场。同学请已经回厦门的龚伟明打听,寻找合作者。龚伟明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把亲戚问了一遍,最后找到了意向人。然而,台湾方面要求意向人先拿20万元做保证金,但意向人没有见到设备,不愿意付钱。为了促成此事,龚伟明决定自己筹钱,先把保证金垫上。

他说:“我当时跟家里一说,都说我没救了,没赚钱还开口要几十万,根本不同意。我只好向朋友开口。”这时,他在新加坡期间积累的人脉资源发挥了作用。他找了众多的朋友和同学,竟然凑到了20万元。他终于帮别人促成了生意,而他也从中赚到了50万元。

龚伟明从中发现了商机,开起了公司,做起企业营销推广。仅两年时间,就赚到了100多万元。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2

美国有不少白手起家的富翁年龄都不超过40岁,其致富方式可大致归为三类。

勤勤恳恳型

虽然也有一些百万富翁的成功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但最多的还是靠勤劳的双手和多年的苦干。

比利—斯达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3年,23岁的比利出于对冬季运动的热爱开了一个不足20平米的滑雪板小店,此后,比利和妻子一道将经营范围从滑雪设备一步步扩展到少女时装、运动器材。谁知"9—11"给他们带来了沉重打击,公司连续三年亏损,险些破产。他们历尽艰辛重振旗鼓,去年终于迎来了600万美元的赢利。

为等待机会,老练的企业家都需要卧薪尝胆,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更不例外。亚美—凯兹和德纳—斯拉维特在纽约摸爬滚打多年,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商机。一个偶然的机会,微软公司向他们订购一批礼品包装袋,这使他们瞄准了跨国公司礼品市场。在各个跨国公司之间周旋多年后,20xx年他们与法国专营包装的行业大王达成合作协议,这次机会使他们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900万美元。

另辟蹊径型

有人喜欢埋头苦干,有人却喜欢寻找别人不曾注意的市场盲点。但能够另辟蹊径干成一番事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克萨斯州36岁的维耐—巴阿特的赚钱思路很与众不同。美国各行业的竞争都很残酷,让维耐很不适应,为躲避竞争,他把注意力转向了那些非营利组织:专为不善经营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管理服务,帮助他们改善与商业客户的关系。如今,他的公司为几千家非营利组织服务,仅去年就赢得了20xx万美元的丰厚利润。

利人利己型

有些人创业之初就立志建功立业,但有些人的成功却是无心插柳。

1983年,年幼的约瑟夫—萨姆皮维夫患上了糖尿病,不能吃含糖过多的冰淇淋。为了解馋,他为自己做了个不含糖的冰淇淋。15岁时,他已经研制出好几种不含糖的甜点。

在美国,胖人很多,这种无糖食品非常受欢迎,约瑟夫尝试着把自己研制的甜点拿去卖,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这位34岁的企业家已开发了40多种无糖食品,畅销全美,仅去年的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

说起利人利己,33岁的安德鲁—福克斯做得也不差。福克斯年轻时最热衷的就是出入纽约高档俱乐部,为省钱,他想方设法去蹭票。有一天,他突然问自己:为什么不直接与俱乐部老板协商,给那些热衷于过夜生活又想省钱的消费者优惠待遇呢?没想到这一简单的主意给他带来了巨额财富。现在通过他的网站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国各大俱乐部的优惠服务,还能找到各地的旅游信息,20xx年的营业额已达到2200万美元。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3

近日,在阜南县举办的成功人士座谈会上,一位手拄拐杖的中年妇女特别引人注目。她叫李花,因幼小患脑膜炎后遗症而落下了右腿残疾。

但她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坚,从10斤米起家,日日积累,年年奋斗,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目前,她已拥有固定资产100多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的民营企业———安徽省阜南县膨化食品有限公司。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家住阜南县王化镇的李花刚刚结婚,家庭经济十分拮据。自幼残疾不能干重活的李花看到农村的孩子都喜欢吃米花,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便萌生了卖米花赚钱养家糊口的念头。于是,她开始养鸡养鸭,靠卖鸡蛋、鸭蛋换来十块、八块钱,买来十几斤米,到别人那里炸了米花,回来之后粘上糖,分成小包装,用个小筐挎着到人多的地方叫卖。后来,李花有了儿子,但她仍坚持每天卖20—30斤的米花糖和爆米花,经常起早摸黑地带着孩子去附近的王化、万沟集市上叫卖。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花在阜南县城一小附近租赁了一间小房,蜗居在那仅有10多平米的房间里,一干又是二三年。赚了一点钱后,为扩大再经营,她从阜阳买来一台爆米机器,自己边生产边销售。后来,她又买了一台加工机器,开始生产各种膨化食品,业务量越来越大。过了几年,李花在阜南县城租了一家很大的院子,让全家人都来生产,她个人去跑销售。李花带着生产的样品,南下北上,东奔西走,和许多销售网点签单。第一次不收钱,先代卖,代卖三次以后,才收钱。许多经营户看她是个实实在在的女人,腿又有残疾,都是在她第二次上门的时候就把钱付了。

诚信待客加上苦心经营,李花的生意越做越活,利润越翻越多,现在她的销售网点已不拘泥于阜阳市的辖区县,慢慢地走出阜阳,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去年,为更新设备,她一下子买了3台中型机器,一台大型机器,扩大场地700多平方米,增建厂房30多间,招进工人近200名,彻底告别了过去小打小闹的日子,步步向现代化民营企业的目标迈进。前不久,她又投资30多万元购进两辆大货车,一辆私家车,专门给各个网点送货上门。

"我成功的秘诀是不向命运低头,从点点滴滴做起",李花微笑着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