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提起苹果,大家都记得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上世纪90年代重回苹果,带领公司一路披荆斩棘,使其成为了史上市值最高企业之一。然而,是苹果在创立初期,它也仅仅是一家在车库开办的三人小公司而已。
我们不妨通过一组图片来盘点一下苹果成立早期的艰辛创业史:
01
1976年4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托斯市(Los Altos)的一间简陋车库中,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克(Steve )成立了苹果公司,一个伟大的公司从此开始悄无声息的发展。
02
当时苹果还有第三位联合创始人罗恩·韦恩(Ron Wayne)。那时,韦恩专门为苹果提供商业指导。然后不久后,他却犯下了“史上最昂贵的错误”——在1976年,他以800美元的价格卖出了自己持有的10%苹果的股份。
虽然离开了公司,但韦恩和另外两位创始人关系依旧很好。根据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乔布斯一直都将韦恩视为“父亲般的人物”。
03
苹果的第一个商标由韦恩来设计,他将商标规划成了一块铭牌,上面的图案是孤独的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冥思的样子,铭牌边缘刻着英国诗人威廉·沃兹沃斯的诗句,四周环绕着丝带状的苹果企业标志。
04
这就是苹果公司最早期的“办公室”——乔布斯父母的车库。
05
苹果的第一款产品Apple I其实就是由一个裸露的主版、处理器和内存零部件组成的“半成品”,用户甚至需要自己为其购置外壳使用,但当时的售价却已经高达666.66美元了。
06
Apple I是由兹尼亚克在惠普公司办公室手工打造而成,图中就是当时这一产品的设计参数手稿。
07
与此同时,乔布斯主要从事商务方面的工作,并一直在试图说服潜在投资人相信“个人电脑市场即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此外,乔布斯还说服麦克·马库拉(Mike )注资9.2万美元,并和他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协议,以此得到了公司30%的股份。同时麦克·马库拉也协助管理公司,制定商业计划。
08
苹果公司在1977年正式成立,马库拉请迈尔克·斯科特( Scott)出任公司的第一任总裁兼CEO,这主要是因为马库拉认为当时的乔布斯还太年轻缺乏经验,不适合出任CEO。斯科特在上任后给每个员工编了一个号码,并把No.7这个工号留给了自己,他参考了詹姆斯·邦德的007编号。
09
1977年,Apple II正式进入市场,该产品内置有第一款电子表格软件“”。在这款电子表格办公软件的助推下,Apple II超过了当时的市场领头羊Tandy和。也是因为有了,苹果将向企业用户销售Apple II变得更加顺利。
010
1978年,苹果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生产线。但是也有人因为受不了乔布斯的办事风格而选择了离职。
011
1979年,苹果工程师被获准有三天时间参观世界知名的施乐帕克研究中心(The Xerox PARC)。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科技成就闻名全球:激光打印机、鼠标和以太网都出自该实验室。但工程师得以参观的条件是施乐可以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购买1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
Apple III是苹果生产的商用计算机,在1980年5月19日推向市场。但是,由于设计有缺陷,价格又过高,销量并不好。
同时,施乐帕克研究中心之旅让乔布斯意识到,计算的未来与图形用户界面息息相关。因此,苹果在随后的新一代Lisa电脑中整合了图形用户界面,但是由于内斗他从该项目退出了。
012
1983年,也就是苹果推出第一款前后,公司迎来了一位新CEO约翰·斯卡利(John )。其后一年,苹果在1984年的“超级碗”上播放了一则60秒广告短片,即后来被称为拯救了苹果公司的最伟大的广告《1984》。
广告剧情极具冲击力:面无表情的人群机械前行,大屏幕上的独裁者口若悬河,一位手拿大锤的女子冲入人群飞速奔跑,高抛重锤将人群正在注视的屏幕砸碎。字幕随之出现:1月24日苹果公司将发布电脑。
013
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乔布斯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起初,微软很乐意开发软件,但随后该公司也决定要自己研发一款名为“”的图形用户界面。
014
乔布斯和斯卡利共同执掌苹果的那段时间里,创造了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好的广告(即上文提及的“1984”)。不过很快这段顺风顺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斯卡利把乔布斯赶出了苹果,两人的交情随之中断,乔布斯则创办了自己的NeXT公司。
015
随后不久,沃兹尼克也离开了苹果。他觉得苹果的方向已然错了,出售了所有股票离开了公司。
015
乔布斯离开之后,斯卡利不再受限。起初一切看起来顺心如意,1991年推出了笔记本和 7操作系统。 7让操作系统的色彩丰富了起来,直到2001年OS X发布之后它才被淘汰。但斯考利最大的错误就是在于让苹果浪费了大量精力在 7和IBM/ 微处理器的整合上,而不是选择英特尔的处理器架构,但当时很多软件都是针对英特尔处理器编写的,这对苹果来说极为不利。
017
同时,微软的市场影响力逐渐增强。虽然Mac的软件质量非常不错,但毕竟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微软的 3.0则可以预装在戴尔和惠普的商业计算机上。
018
最终董事会炒掉了斯卡利,米切尔·斯宾德勒( )走马上任,不过他的继任也是一场悲剧。1994年首款运行的的发布并没有让苹果迎来转机,而阵营继续发展壮大。
1996年,苹果董事会决定再次换帅,吉尔·阿梅里奥(Gil )成为苹果CEO。
019
阿梅里奥任职期间的苹果依旧风波不断,公司股票价格也下滑至12年最低。痛定思痛后,他以4.29亿美元收购乔布斯的NeXT公司,并让乔布斯重回苹果。
020
同年7月4日乔布斯成功说服董事会,让他成为苹果临时CEO,阿梅里奥在一周之后辞职。
021
1997年苹果知名的“Think ”广告上线,公司也在乔布斯领导下重整旗鼓。同时苹果还与微软重修旧好,微软还投资了苹果1.5亿美元。
022
乔布斯回归后不久就让乔纳森·艾维(John Ivy)全权负责iMac一体机的设计,这款一体机在1998年正式发布。2001年乔布斯发布了Mac OS X系统,并在2006年开始支持英特尔系统架构。2007年,乔布斯亲自发布了改变世界的手机。动荡了数十年后,苹果终于成为了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公司。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
文 /Matt
来源/腾讯创业
麦克的创业故事 昔日星巴克打工仔,如今开店30家估值十亿美金
或许你不曾听过美国咖啡烘焙商La ,不过这家公司目前在
美国6州开了30家店,去年营收超过9000万美元,创办人是:卡麦可(Todd )。
卡麦克一直热爱冒险,15岁时就因一时突发奇想,跑去爬西雅图的瑞尼尔山。在44岁时,他创下一项世界纪录──从南极洲到南极最快单独徒步旅行纪录(虽然后来被打破)。而他如何打造目前估值近十亿美元的咖啡帝国?他的答案令人意外。
卡麦克说:“每个人都是骗子。我创办的公司现在估值接近十亿美元,但我根本不够格,我完全不是个合格的企业家,我只是脑子里有想法的农家孩子。”
“我懂种植,也懂热流机械。1982年,18岁时,我在一家非常小的咖啡烘焙公司工作,那家店叫做星巴克。我第一份工作,只是把仓库附近的袋子搬运到咖啡烘焙机”。
卡麦克一边学着做生意,一边做咖啡,脑子里就一直分不开这两件事。他想着创业,完全靠自己摸索,没有跟人募资或求助。
卡麦克说,身为家族很多代以来第一个上大学的人,他背负某种责任,不能一毕业就去卖咖啡。他1986年毕业,拿了税法文凭,为了不让家人失望,他做了相关工作一年,接着他做了能想到最合理的事──搬去欧洲。他想知道欧洲人烘咖啡的秘密。他觉得当年在西雅图的烘豆经验根本是坨屎。
卡麦克回忆,那段时间他的生活像个摇滚巨星,不过是成名前的那种。他住在法国昂蒂布最便宜的帆船上,写下创业计划,几乎整趟欧洲之旅都想尽办法省钱。他不拒绝任何千奇百怪的工作,不管是会计还是做柴油引擎,同时像游牧民族般住在那小小的木船上。
卡麦克估计,他需要大概10万美元,5年后当他攒到这笔钱,便找来西雅图的朋友,准备创业。“我们开始谈要从哪个城市开始,我想从东岸起步。”
卡麦克1993年来到费城,费城正好缺咖啡缺得要命,正准备开启一场美食的文艺复兴,对卡麦克来说是完美良机。他把每月花费控制在400美元以内,其他一切都献给他的生命──La 。
卡麦克开了他的烘焙咖啡店,目标是替美国所有最棒的餐厅烘焙咖啡。1994年,他们成功与4位美国最有才华的法国厨师合作,包括费城的 、纽约市的Jean- 、DC水门饭店的Jean-Louis 、费城四季饭店的Jean-Marie 。
卡麦克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他直接走进四季饭店餐厅后门,表示“我要替主厨做咖啡”,然后把自己煮的一杯咖啡放在主厨面前。卡麦克没有做宣传手册,没有报价,就靠一杯咖啡,对方同意了。
卡麦克和伙伴在费城也开了第一家咖啡店,开得蛮顺利的,他们都觉得这一定有鬼。过了13年,他们才决定在纽约三角地()开设第二家店,结果莫名其妙又生意不错,接着持续展店,状况都很不错。
卡麦克没有一支大型团队,喜欢自己设计一切,慢慢花时间好好完成。
卡麦克说:“我听过其他成功者的故事,说不能纯靠天赋成功,有时候就是好运,你就是需要一两次大的好运气。”
“我刚开始创业时,我告诉自己,这是一场耐力赛,赢家就是最后站着的人。我希望以后坐着轮椅、膝上盖着毛毯、靠氧气瓶呼吸的时候,会觉得这一切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