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一个玩魔兽十一年的玩家的心声
真的几乎没有游戏像魔兽一样,会影响我这么深刻,甚至我觉得它当之无愧的可以计入“最影响人类文化的游戏”之一。作为一款游戏,它具有丰富的娱乐性,可是它却又不同于其他那些所谓的“游戏”。
魔兽,除了娱乐性之外,更多的传递着社会中缺失的那些正能量,传递的知识。对的,你没错,我说的是传递着正能量和知识。
为什么这么说?
传递正能量?没有什么能比魔兽更拿的出手的那些正能量的故事了:yu bie diu、天使姐姐柯尔特、永不掉线的猎人、最后的国王守卫者以及汶川地震多少位wower一直至今都在等待着他们逝去的战友?
为什么不配图?因为这些事情在wower的脑海里早就是一幅幅画面,这种记忆不单单是记忆并且会随着一代代魔兽玩家传承下去。
魔兽玩家在游戏中助人为乐,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会助人为乐,我们为自己喜欢的事奋斗有错么?也许很多人觉得你沉迷在了网络游戏当中,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并没有成谜在其中,我们只是有时候无法忍受社会的阴暗面,继续选择在光明的一面生活。我们坚信生活是可以像开荒raid去坚强的面对一切的。
传授知识?没错魔兽里海量的历史,海量的彩蛋,甚至是每一个NPC都有着背后的故事。团队中有为人处世的知识,任务有教你做人的知识,所有的wower都遵守的游戏里的秩序,学习着游戏里的知识。
我有一个朋友70年代刚刚开的时候开始玩的,是一个德莱尼。他在10几级选择专业技能的时候问我,选择什么好呢?我告诉他每一个专业技能的优势和劣势,最后他选择了珠宝加工。之后他满级了和我们一起开荒,打本,那段日子不提多么开心。之后因为国服久久不开WLK我选择转战台服,而那位朋友因为学业也要AFK了。1年后从台服回来,之前公会里的早就都a了,我也默默地打出了“/退出公会”找到了一个新的公会,重走我的国服之路。就在我已经把那个朋友快忘掉的时候,突然他有一天上线了,给我问好。我问他这些年干嘛去了,游戏也不玩了,QQ也是离线的。他说因为他因为魔兽而喜欢上了珠宝加工,大一的时候他想清楚了,去学意大利语,申请了国外专业珠宝加工的学校面试和考试。现在刚刚从意大利回国,又有时间玩游戏了,喊我继续带着他一起玩。然而他并不知道,屏幕这边的我是一个多么佩服他的小弟弟,那一年我才14岁。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认识到魔兽不只是一款游戏,魔兽更多的是在鼓励我们做不同的自己,选择最正确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前进。
说真的,一直都觉得魔兽的玩家们一直都比普通的玩家们多一个世界,多了一个更有爱,更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虽然也有些许黑暗,也有不讲道理的人。,who care?我们在游戏里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啊!而这种精神和意志也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做好的公民,难道不是吗?难道我们在游戏里就是好人,出了游戏就是个坏人的精分患者?
我记得《看你妹》三部曲我一部部的看完,尤其是最后一部,魔兽玩家们举起双手奉献自己的元气的时候,有一种像龙珠那样悟空为了保护地球而聚集元气弹的那种感动。当时,我在屏幕的这一端举起了我的手,大喊着我是“魔兽玩家”。
也许,再也没有一款游戏能带给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了吧。
也许,我的青春已经魔兽收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像我在群里说的“讲真话,魔兽我爱了这么多年,如果观影当天看到你们这么多人一起看,我当天肯定会泪奔的。谢谢你们,让我不用去CJ,不用去嘉年华,就能见到这么多魔兽玩家”
有你的魔兽,才叫魔兽世界!
我是,我是一名wow摄影师,也是武汉魔兽观影群的组织者。
我爱魔兽,直到死亡闭眼前的那一刻。
魔兽生活技能有几个 15年的魔兽,16年的梦幻,有一种没有AFK过的情怀叫《梦幻西游》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想打网游唯一的选择就是去网吧。
几乎每一个网吧都有过在某个年代被某款游戏统治的经历,五年前这个游戏是英雄联盟,十年前无数网吧为了带魔兽世界去升级电脑硬件,而在十五年前,站在网吧门口放眼望过去,老旧的机箱嗡嗡作响,每个刚刚开机的屏幕上都闪烁着相同的登录画面:师徒四人,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从蓝绿色的清晨走到蔼蔼的黄昏,再到漫天繁星的夜晚,周而复始,日日轮回。这个游戏就是《梦幻西游》。
但和那些坟头草两米高,只能凭借回忆去追忆一二的怀旧游戏不同,《梦幻西游》至今还活着,而且活得有滋有味。在统计的2019年8月全球游戏收入排行里,《梦幻西游》高居全球第四,默默压在许多热门游戏上面,堪称当之无愧的网游常青树。
一个运营16年的老游戏,却能实现这么高的营收,其实是特别反常识的一件事。有多深的情怀才能做到这个程度?回答这个问题,那必须得回到一切的起点:2003年12月18日,《梦幻西游》上线那会儿说起。
·线上线下兼顾的社交系统
《梦幻西游》刚推出的时候竞争对手可不少,前有网吧万能保底家当《红警》,同时期还有千人攻沙热血沸腾的《传奇》和画面空前绚丽的《奇迹MU》,一年半后《魔兽世界》国服上线,竞争非常激烈。
无数游戏将大把的钱砸在了宣传上,游戏杂志和网吧海报大喇喇印满了游戏宣传图,恨不得把光芒四射的特效装备都放上去供玩家瞻仰。当然,《梦幻西游》也没少印海报。
游戏还找到杨千嬅做代言人,当时杨千嬅刚刚凭借《新扎师妹1》在影视圈爆火,请她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但对于广大学生群体来说,《梦幻西游》线下宣传最大的功臣恐怕不是海报和杨千嬅,而是覆盖了学生所有视线的文具和小玩意儿。
每一个学校周围文具店里都被铺天盖地的《梦幻西游》元素占据,只有想不到,没有印不了。学生手里拿着印着龙太子的本子,本子里夹着当时最流行的十二门派"学生支票"。
开学时剑侠客书皮最为畅销,来晚的家长只能买到虎头怪和巨魔王。女孩子们的课本上贴满舞天姬和狐美人的贴纸,关于她俩谁更美的争论一直没个统一的说法,倒是最可爱的名头一直属于玄彩娥。
在这种到处都充满《梦幻西游》元素的环境中,萌生"那我也试试这个游戏吧"的念头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梦幻西游》画面有点Q,人物又不失美型,西游的背景设定又亲切,这使得它拥有非常高的接受度,甚至靠着画风吸引了不少从未接触过游戏的女生。
在当时,一整个班一起玩《梦幻西游》都很正常,拷有游戏的U盘在年级中流传,大神们在微机课的每一台电脑上都藏了游戏客户端。
依靠庞大且社交粘度高的学生群体们在线下社交的带动,《梦幻西游》能迅速腾飞也不足为齐了。为了稳定这种线下社交,游戏还在服务器上下了功夫,早期不少区按省份划分,服务器则以各个城市的景点来命名,玩家们显然也很喜欢进这种非常有家乡亲切感的区服,这导致黄鹤楼服全是湖北玩家,山东玩家挤在蓬莱岛,四川玩家最偏爱青城山,陕西玩家则不约而同选择了大雁塔。
而这种集中就导致了玩家线下的沟通非常频繁——毕竟网吧隔壁座的小哥很可能就和自己一个区服,固定队的队友离得都不远,帮派的帮主就在城市另一端,整个帮面基简直不要太容易。
在线上社交方面,早期的《梦幻西游》也几乎做到了极致。作为点卡游戏,《梦幻西游》很快就让玩家接受了一个设定:时间=金钱,效率=上帝。
而游戏里又疯狂暗示组队的重要性:绝大多数赚经验的任务,都需要满5人组队开启阵法来提升战斗效率,同样的,满队才会给满经验。非满队情况下做任务,怎么看都非常不划算。
于是,组满队成了玩家们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与此相对的是,《梦幻西游》中组队的门槛非常低。回合制游戏不像即时战斗游戏那么考验时机和手法,只要知道技能该应对什么情况,那组进来随便打也能过,几个懒得额外找队伍的陌生人,但凡组一次队多打几次,就可以好友列表见了;
好友间的友好度还会增加经验的获取,甚至可以结拜。
此外,《梦幻西游》的系统设定也几乎"强迫"玩家进行社交。游戏一开始就设计了三条平行的技能系统:师门技能、生活技能和剧情技能,这里面师门技能是单选,而后两个虽然理论上可以修满,但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单凭一个玩家很难自给自足,与他人进行交易是必然的结果。
有人说《梦幻西游》像是比较完善的仿真微型社会,大概就源于每个人的技能都被他人需要,进而引申出交易乃至合作,帮派为了实现最大的增益,甚至会协调成员的技能配置,从而将每个人都与他人绑在一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朋友还在游戏里,就很少有人能真正AFK。
·稳定了十六年的经济系统
如果说把人拉进《梦幻西游》的是社交系统,那能让游戏一直保持如今地位的必然是经济系统了。
十六年来,中国的房价都翻了几个翻,而《梦幻西游》里的货币比例却还稳如老狗,10年前,10块钱能换到110万梦幻币,10年后,10块钱能换到的也仅仅是130万梦幻币。
平稳的货币比例使得游戏中玩家之间的交易有种微妙的平衡,由此带来了平稳的物价:彩果十几年来一直都差不多是50万梦幻币到60万梦幻币,低级兽诀价格万年不变,牌子基本都是400到440。
而因为《梦幻西游》没有赛季毕业的概念,上个版本的好东西不会在下个版本就变成破铜烂铁,所以装备和宝宝非常保值。以前很强的装备和召唤兽放在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几乎不会亏多少,装备价值缩水的过程延缓到几年甚至十几年。
在藏宝阁的加成下,每个独立服务器的物价差额也趋于拉平,整个经济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转,俨然一个现实的世界。
物价尚且如此稳,就更不用说号价了,只有玩过《梦幻西游》的人才会相信,"花几万买个号,玩一年再原价卖掉"这句话并非空谈。只要眼光好,甚至还可能卖号价可能比收号价更高,颇像稳赚不赔的理财。
更为精妙的设计是,《梦幻西游》有卡9的说法,因为等级越高,对资源消耗和装备要求越高,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卡级,就能让自己保持在最合适的肝度和氪度上面。
每个等级都有专属的PVP玩法和PVE玩法,每一个层次的玩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卡89、卡109、卡129的玩家都不在少数。175神壕和89玩家基本不会一起玩,155玩家也不会和109玩家抢副本门票。
这就不存在某些页游里氪金千万的土豪能单挑全服的场面,逼得平民和小R只能退游。在《梦幻西游》里无论氪的多不多,只要卡级合适,一样都能有非常好的游戏体验。
因此,《梦幻西游》每个服都不缺土豪,不缺平民,也不缺搬砖矿工,合适的人口比例决定服务器的物价不会因为土豪一掷千金而崩溃,某一个等级区间的物价也不影响其他等级的玩家。
·一直在"朝前看"的情怀
如今的长安城路边依旧是密密麻麻的摆摊玩家,世界频道疯狂滚动新消息,建邺城人声鼎沸,捉鬼秒满,整个游戏依旧丝毫看不出颓势。
但是独木难支,网易比谁都深知这个道理,为此网易不断给"梦幻西游"的IP加注,从同名动画、漫画、同名舞台剧、再到电视剧,在同人文化悄悄萌芽的时候,《梦幻西游》的同人文化就已经开始反哺游戏,并将影响力扩大到更远的地方。
而随着手游市场的兴起,以及玩家的游戏时间逐渐碎片化,2015年《梦幻西游手游》营运而生,手游高开高走,上线两小时成功就在APP STORE拿下免费游戏榜首位,八小时登顶免费APP总榜,4天夺得免费榜与畅销榜双冠。在当年520网易游戏热爱日当天,手游同时在线玩家突破204万。四年后的2019年,《梦幻西游手游》依旧稳在全球手游收入榜前十,对于周期比较短的手机游戏来说,这份成绩可以说是一个传说。
不过,"梦幻西游"这个IP的野心并不限于此。如果说《梦幻西游手游》是完美还原经典端游,那即将到来的《梦幻西游三维版》就是对"梦幻西游"的打破与重塑,是老IP为了吸引新鲜血液的一种革新。
在很多老玩家眼中,"梦幻西游"就意味着回合制、2.5D画面和相对较低的自由探索度,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就会觉得《梦幻西游三维版》不那么"梦幻西游":
战斗模式方面,《梦幻西游三维版》放弃了传统的回合制战斗,而是变成了即时制,这种大胆的改动或许让习惯回合制的玩家觉得有些水土不服,但对于更年轻的新玩家来说,即时战斗反而是更常见的游戏类型,也更容易接受。虚拟摇杆搭配虚拟按键的经典组合也相对容易上手。
当然,即时制并完全没有抛弃《梦幻西游》原有的职业设定,龙宫依旧定位于远程法术输出,大唐也依然是近战的物理战士,普陀也没有抛弃辅助奶妈的身份。可以说在改变战斗模式后,每个职业依旧能发挥出端游的特色,只是战斗场面与原先相比更加立体、更加灵活、更加考验技能释放时机。
同时,在追求个性的时代下,《梦幻西游三维版》不负众望加入了捏脸系统,由此,每一位玩家手下的剑侠客、龙太子、骨精灵都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风格各异、面貌不同的独特个体。
最为黑科技的是智能面部识别,玩家可以扫描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定制角色的各种形象,属于玩家的角色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而是另一个世界里生动鲜活的玩家本人。
此外,《梦幻西游三维版》拥有高达3800万平方米的无缝开放世界,搭配飞天遁地上山下海的轻功,可以真正实现畅游西游世界的梦想,近距离接触每一道风景。以往只能仰视的大雁塔,如今可轻飘飘登临塔顶,360°无死角欣赏壮丽的长安城;
还可以变成浮水高手,肆意穿梭在神秘的海底世界;
甚至直接变身成翱翔天际的雄鹰,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
另外,《梦幻西游三维版》的剧情走向也经过了大量修改,以往的线性剧情变成了开放式,玩家的选择将影响NPC的人生轨迹和剧情的走向,西游人物们也可能和玩家发生宿命的牵绊,玩家将真正成为世界的一份子而不是跑腿的工具人。
就连玩法也更加灵活与自由,枯燥的一条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定义沙盒玩法,玩家甚至可以自由改变难度和定制规则,每一次开放式战场都孕育着无限可能。
可以说,《梦幻西游三维版》在经典端游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创意性的内容,甚至可以当做"梦幻西游"这个IP的另一次起航。
16年过去了,这些年里不同的游戏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去承载"情怀"这两个字。就好像《魔兽世界》选择了回到过去,让那些AFK的人重新回到最开始的艾泽拉斯。而《梦幻西游》选择的则是向前看,给那些从未AFK的玩家一个新的未来,一个没有体验过的崭新世界,《梦幻西游三维版》这种积极的改变,再次给"梦幻西游"IP注入了新的生机。
也许这一次《梦幻西游三维版》又会陪伴玩家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