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污水处理生物碳源专利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添加时间:2025-02-24

建设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科学技术部联合发文

(此文件系建设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科学技术部 联合发布)

1.总则 1.1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1.5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1.6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1.7鼓励城市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污水处理生物碳源专利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目标与原则 2.1 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2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对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并在厂内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经济开发小区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独立工矿区的工业废水,应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2.3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可分期分批实施。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处理。 2.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特殊要求,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必须进行深度处理。 2.5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为主要依据确定近期规模。

3.城市污水的收集系统 3.1在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中应明确排水体制和退水出路。 3.2对于新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完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在降雨量很少的域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流制。 3.3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 3.4实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监督检测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水质和水量,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有效运行。

4.污水处理 4.1工艺选择准则 4.1.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4.1.2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4.1.3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 4.1.4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4.2处理工艺 4.2.1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法、AB法前段工艺、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4.2.2二级处理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20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它成熟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一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4.2.3二级强化处理 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A/0法、A/A/0法等技术。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法、A/A/0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必要时也可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 4.3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4.3.1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处置方法。 4.3.2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 4.3.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 4.3.4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应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污水处理生物碳源专利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5.污泥处理 5.1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 5.2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 采用延时曝气的氧化沟法、SBR法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采用物化一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 5.3 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6.污水再生利用 6.1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 6.2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理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 6.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

7.二次污染防治 7.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充分重视防治二次污染,妥善采用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进行充分论证。 7.2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传染性疾病传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消毒设施。 7.3在环境卫生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防治恶臭污染。 7.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并符合有关噪声控制要求。 7.5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田时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卫生填埋处置时严格防治污染地下水。

污水生化箱 假如建一座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厂,如何做工艺设计

01

引言

为助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稳步实现以及节能减排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北京市投资建设了部分用于处理固体废物的相关设备设施,这些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效能。

有不少学者在废物污水处理方面进行了工艺设计,并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如彭争梁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某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依照设计特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证实其进水有机物以及 SS 浓度均达到设计进水水质,且出水也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NH3-N以及 TP 的含量也均符合地表水Ⅳ类标准。

再如景兆华等人的研究中,其在原有的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SBR)污水处理工艺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将其改造成功能分区独立、低应用成本、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利用率高的 AAO 工艺,同时还增加了预处理装置,优化了生物处理设置二沉池以及后置均质料滤池,研究结果极具参考价值。

然而,尽管有这些积极的研究进展,当前北京地区固废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仍难以匹配废物产生的日俱增,加之部分固体废物未得到合理利用,导致其可再生价值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垃圾处理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随着垃圾处理政策的更新与处理模式的转型,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等更为环保节能的处理策略正逐步成为主流,其高效性与环保性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原生垃圾填埋方式,为垃圾处理带来了新的方向。

02

水量设计

该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位于某高浓度综合型废水预处理厂站,其用途主要是负责园区内部的生活废物焚烧发电厂以及厨余垃圾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等地区形成的高浓度综合废水。

依照相关文件以及焚烧厂、污泥厂和餐厨厂对进排水水质的要求标准,针对不超过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污水(其水量大致为 610.1m3/d)会通过机械粉碎格栅,由其处理之后再传输至污水处理厂的外排泵站内提升排出。对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污水予以预处理(焚烧厂渗滤液等约590t/d,除此以外的废水约 88.9t/d,餐厨厂污水约399.7 t/d,污泥处理厂约27.1 t/d,总共约1105.7 t/d)。在该设计中,允许的最高进水水量约1798.1 t/d,需要予以生物处理的污水水量约1105.7t/d。

基于此,该项目的总量设定为2100 t/d,污水处理总量设定为1350 t/d,其中焚烧厂渗滤液(包括冲洗废水)、餐厨沼液(包括部分污泥厂高浓度废水)以及其他进入外排放泵后提升排出(泵房集水池进口处设机械粉碎格栅处理)的低浓度废水的处理总量分别设定800t/d、550t/d 及 950m3/d。

03

水质设计

3.1 设计进水水质

依照我国相同属性的渗滤液以及餐厨沼液水质、该地区生活垃圾特定指标予以科学设计进水水质,详细参数见表1所示内容。

表 1 进水水质设计参数

3.2 设计出水水质

依照相关标准要求对该污水厂的出水水质予以设计,详细参数见表 2 所示内容。

表 2 出水水质设计参数 mg/L

04

工艺设计

污水生化箱 假如建一座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厂,如何做工艺设计

因我国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具备复杂多变、水量水质活性强、有机污染物和悬浮污染物浓度较高、NH3-N浓度较高等特性,所以渗滤液的设计如图 1 所示,其展示的为全面具体的污水厂处理工艺设计流程。

图 1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步骤示意

因餐厨厌氧消化沼液内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具备浓度高、NH3-N浓度高、油脂含量高、盐分高等特性,其设计的详细工艺步骤见图 1 所示内容。上述工 艺设计步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见表 3。

表 3 工艺设计步骤污染物去除效果参数

05

构筑物设计参数

5.1 预处理系统

设计建造了污水处理厂中的合建式预处理场所,其地上建筑内配备了格栅机、气浮装置、PAC 以及 PAM 加药装置、配电装置,地下位置配备了渗滤液调节装置、餐厨沼液调节设备、气浮浮渣和提升泵场所。该建筑的设计尺寸分别是:预处理场所为 40.2m×2 8.9m;提升泵场所为地下式建筑,其尺寸为 9.5 m×6.0 m;2 个渗滤液调节装置尺寸分别是31.0m×26.2 m×6.5m(装置 1)和11.0 m×8.0 m×6.5m(装置 2);餐厨沼液调节装置尺寸是11.0 m×8.0 m×6.5 m;气浮浮渣装置尺寸是 8.0 m×4.0 m×6.5 m。

关键设备装置的设计参数:该处理厂配备了一套渠箱螺旋格栅机,其具备的污水处理数量高于 55m3/h,栅隙为1.0 mm,N=2.2 kW,且该套装装置还具备冲洗系统,同时拥有压榨性能。此外,还配备了 4 套气浮机,每套 Q=20~3 0 m3/h,N=4.0 6kW,且该装置还自带溶气罐、回流泵以及刮渣机等。还需要设计配置以及 PAM 制备和投加设备、调节装置内的潜水搅拌器、渗滤液提升装置、餐厨液提升以及浮渣提升装置。

5.2 厌氧处理系统设计

5.2.1 厌氧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参数

第一、需要设计 4 座厌氧反应器,并将其作用模式更改为并联运作,每座 Qd =210 m3/d,进水需氧量为60000 mg/L,同时对厌氧处理系统中的需氧量去除率予以设计,使其不低于 81%,且容积符合是/(m3 ·d),每座厌氧反应器的有效容积是,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每座反应器尺寸为 9.5 m×23 m,以及有效液位是22m。最高循环比是 6∶1,上升流速是 2.6 m/h。

第二、沼气生产率需要设计在 0.34~0.4 1m3/kg COD范围内,以及沼气产量在12000 ~13 000m3/d(480.0~5 3 5.5 m3/h)范围内。

5.2.2 核心配套装置

针对厌氧反应区的设计:需配置 4 座 CLR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以及具备较强防腐和保温性质的碳钢结构,其关键构件主要有三相分离器(单座反应器均需配置 2 套)、旋流金水布水系统、气液分离水封设备(单座反应器均需配置2套,其规格尺寸为 0.9 m×1.4 m)以及脱水设备。另设厌氧循环泵8台,其Q=120m3/h,H =,N= 22kW。还需设计配置厌氧剩余污泥泵 4 台,其Q=10m3/h,H =6 5 0 kPa,N=8.5 kW。设计配置篮式过滤装置 4 套,Q=55 m3/h。管式换热器四套,其换热范围是10m2,应用的材质为 SS304。

针对沼气存储和处理区的设计:需配置一套干式双膜沼气气柜,ϕ=13.5 m,V =1000 m3 ,其应用的膜材质为聚偏氟乙烯,气体流动的压力需要控制在 0.7~1.3 MPa 范围内。另设计配置一台调压风机,1000 m3/h,2 kPa,2.2 kW。还需要设计配置3台沼气 引风设备,14.1 m3/min,35 kPa,15 kW。配置 2 座沼式干式脱硫装置,该设备并不属于标准设备。设计配置沼气燃烧火炬一套,Q=65 0m3/h,其功率是 11.5 kW,由 PLC 予以操作控制,且具备自动点火性能。

5.3 MBR 膜生物反应池

污水生化箱 假如建一座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厂,如何做工艺设计

工艺参数设计:MBR 膜生物反应池中的水温设计需要控制在 25 ℃左右,以及/m3 ,反硝化速率为0.—-N/(·d),设计的反硝化率为98%,对反硝化池整体的有效容积是 ,其中针对图 1 中的一级反硝化池设计容积是 ,二级为 。对膜生物反应池中的污泥龄予以设计,取 17.6 8d,以及硝化细菌生长速率需设计在 0.0255d,需氧量的处理数量是11000.5 kgCOD/d,还需要对膜生物反应池的一级硝化池有效容积予以设计,为 。

此外,对图 1 所示的二级反硝化池进水予以设计,NO3—-N 是165 mg/L,以及该池内的水力滞留时段(包括回流量)设计成 2h。一级硝化混合液的回流比值设计为 2 1。深度为 8m 的膜生物反应池中,其水氧利用概率是 41%,以及生化系统的共计 COD是10500.5 m3/h。该池中每天剩余的污泥数量其平均值是165 t/d,内部设计配置的超滤膜数量是 6套,且该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该材质过滤通量的平均数值是 8.6 L/(m2 ·h),以及支持的最高过滤通量是 11 L/(m2 ·h),该膜的整体面积数值是 ,每支膜的面积是 12.2m2 。站在理论层面,该膜的设计数量为500 支,其擦洗强度在 50L/(min·支)。

对 MBR 膜生物反应器构筑物的设计:需设计配置一座一体模式的 MBR 综合性水池,该池在地面上呈现一部分,下半部分位于地下,两级 A/O 池并联3组运行(2组处理渗滤液厌氧出水,1组处理餐厨沼液)。还需要设计配置2座膜池以及酸碱冲洗池。具体的规格参数如表 4 所示内容。

表 4 MBR 组合型水池各构筑物规格参数

06

效果分析

该污水处理厂在设计准备一个季度之后便开始进入试验检测环节,现阶段渗滤液进水量可以大致达到 700 t/d,餐厨沼液进水量就可以大致达到300 t/d。在试验检测环节,取详细的进出水参数以及平均数值如表5内容。根据对表 5 内容分析可知,实际的固体废物污水处理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均有效满足合计标准。

表 5 试验检测环节的进、出水水质参数

07

结论

(1)北京市构建的循环经济环卫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其设计的总量为2100 t/d,污水处理总量设定在1350t/d,其中分别包含焚烧厂渗滤液(包括冲洗废水)、餐厨沼液(包括部分污泥厂高浓度废水)以及其他进入外排放泵后提升排出(泵房集水池进口处设机械粉碎格栅处理)的低浓度废水,处理总量分别设定在 800 t/d、550 t/d、950 m3/d。

(2)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其渗滤液应用了气浮、调剂装置、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两级 A/O-MBR工艺(即膜———生物反应器)。餐厨沼液的处理设计应用了气浮、调剂装置、两级 A/O-MBR 工艺。

作者简介

周辉

现就职于中城环境广东分公司,主要从事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有机垃圾处理、垃圾填埋等全过程综合咨询与监管工作。先后参与中山三大组团垃圾处理基地第三方运营监管、佛山垃圾资源化处理提质改造项目第三方监管、无锡惠联垃圾处理终端第三方监管、惠州垃圾填埋场运营维护及渗滤液处理运营服务项目、惠州仲恺高新区生态环境园区第三方监管等重大项目。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