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南京轻资产创业方案建设 激活“一池春水” ,汇聚“大江大河”

添加时间:2024-12-06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精神,从挂牌之初就不断激励着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下称南京片区)锐意进取,探索新路。

获批三年来,南京片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以集成化的制度创新破除堵点,加速集聚优质要素资源,不断书写着创新与开放的答卷。这份答卷,写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上、写在畅通各类要素便利流动的探索间、写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中。

种好改革创新“试验田”,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三年来,南京片区立足“双区叠加”功能特色,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深化,累计形成16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5项全国复制推广,38项全省复制推广,33项全市复制推广,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制度创新中寻找新活力

“制度创新是南京片区的核心,通过强化集成性创新,解决‘点散面低’的问题;通过强化首创性创新,解决‘不敢闯’的问题;通过强化差异性创新,解决‘特性弱’的问题。”南京片区相关负责同志说。

企业登录“宁研通”参比制剂公共服务平台,即可在线寻源、比质、比价,一旦下单,还可享受到专业运输、全链清关、到货全检的服务。“而在以往,企业购买参比制剂要通过第三方经销机构,流程复杂,价格不透明。”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高级总监陈文忠介绍。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产业发展的研发服务环境支撑至关重要。今年7月,“宁研通”参比制剂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搭建试点清单内药品研发企业采购境外上市药品的快捷通道,让生物医药创新更便捷——而这,只是南京片区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的一个缩影。

南京片区围绕创新药物研发、临床研究转化、药械审评审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制品实行快速通关;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入选国家卫健委数字健康典型案例等。

随着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逐步成形,南京片区着力优化产业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策源地”效应。

去年10月,南京基因与细胞实验室投运。1.5万平方米的载体,用于招募基因与细胞治疗等领域的优质项目,平台则向其提供新药、质谱检测等共性技术支持,孵化初创研发项目,不断从源头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我们将研发实验室落在基因与细胞实验室,真正是‘拎包入住’。这里不仅有最先进的设备,平台专业人员还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服务。”中吉智药首席运营官李昌锋表示,基因与细胞实验室中有公司研发不可或缺的核酸质谱平台,完备的研发环境让他们抢抓先机,落户一年不到就收获了1.1亿元的A轮融资。

南京片区还在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上求突破,紧扣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科学仪器集中集约、开放共享。目前已成立了生命健康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两大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联盟,集聚成员单位40余家,共享仪器设备逾万台。刚刚成立一年多的芯行纪,正在全力冲击公司第一款数字实现EDA产品的上市,其公共事务总监龚诚表示:芯片设计初创企业,在前期都是轻资产运营,南京片区的配套服务,不仅能让他们“拎包入住”,也能让企业获得专业的支持,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南京轻资产创业方案建设 激活“一池春水” ,汇聚“大江大河”

此外,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出入境特殊物品风险评估服务中心,截至今年九月,累计为100余家企业提供风评服务,参评产品520种,通过率90%以上。全国首创多组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模式,服务900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节约企业研发经费超80亿元。

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成果,在南京片区“遍地开花”,为产业的转型升级乃至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今,南京片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十强企业有半数落户南京片区,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有三分之一在此集聚。

在对外开放中焕发新动能

“在‘一体化通关’模式下,我们出口车辆从申报到海关放行通关,全程用时不到一天。”苏美达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总经理钱有文介绍。近期,该公司的8辆电动汽车在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通过全国通关一体化报关后,从云南勐腊口岸运往境外。据了解,南京获批江苏省唯一的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后,该公司于去年7月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并成功实现江苏省二手车出口“破零第一单”,逐渐成为二手车出口的主力军,出口目的地遍布23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开放“新高地”,需提升开放水平,畅通各类要素便利流动。南京片区着力提升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设立特殊物品海关集中查验监管点,A、B类特殊物品后续监管放行周期从以前的至少3-5天缩短至48小时以内;全省率先复制推广进境实验动物检疫监管模式改革举措,SPF鼠进境隔离期由30天缩减至14天;搭建“海外仓离境融”服务平台,企业出口退税资金到账时间由180天缩短至3个工作日。

时间缩短,效率提升。升降之间,是南京片区以制度创新“探”开放新路的决心。得益于“进境SPF实验鼠海关监管便利化套餐”这一制度创新成果,江北新区企业药康生物在进口用于特定药物研发实验小鼠时,进口申请审批、隔离检疫的时间大幅缩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5日,药康生物在上交所鸣锣上市,成为今年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第一家上市企业。

不仅在优化通关流程上发力,南京片区还通过积极探索新业态,加快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落地,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开展相关应用场景试点等举措,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8月,全国首个面向国际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领域的专业调解平台——南京江北新区国际数字贸易与数字金融调解中心在片区设立,为数字贸易纠纷化解提供有效支撑,助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2021年,片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2021年实现进出口额90亿元,约占全市1/3。

为产业创新注入活水,要素的畅通流动也很关键。南京片区以制度创新促进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提升要素支撑力。南京片区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运营与有效保护: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服务,专利授权周期由40个月缩短至6个月;设立首个省级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行全市首单、全省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和全国首单灵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开展知识产权数字化试点,完成专利、版权等交易3万余笔,超过50万件专利转化为数字资产。

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内各地求贤若渴“激战”正酣。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南京片区聚焦提升人才便利流动水平,针对海外人才,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比如全省首创的聘用外国人单位“红白灰”三色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我们从2021年进入南京片区聘用外国人‘红名单’,公司在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转聘认定等工作上可享受绿色通道。线上提交申请,线下到市民中心窗口直接办理,流程清晰、高效。”南京药石科技人力资源助理周纪彤说。

此外,出台国际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办法,推出首批57项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目录;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联动办理,已为200多家涉外企业提供服务。

在发展沃土中厚植新优势

南京轻资产创业方案建设 激活“一池春水” ,汇聚“大江大河”

随着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成果不断释放红利,南京片区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在这里,成百上千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此过程中,南京片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这一“软标准”正成为各个地区都在比拼的“硬指标”。

欲想筑巢引凤,首要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南京片区推进的“竣工即交付”改革,作为承载生物诊断试剂、生物治疗等研发兼轻型生产类项目,生物医药谷加速器六期验收环节时限大幅压缩,提前竣工交付,并成为全市首个“竣工即交付”的工业类项目。

“项目前期招商已基本完成,这次验收的节奏明显加快,提前一个多月拿到了竣工备案,企业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惊喜,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始进场装修。”加速器六期项目经办人陈诚介绍。

企业开办是市场主体设立的第一关。南京片区在企业开办0.5天办结常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办结速率,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涉税事项、社保登记等环节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平均2小时办结。高效的服务让企业负责人直言“想不到”。

南京片区以市场准入和工程建设项目为“牛鼻子”,直面企业“成长的烦恼”,为企业减负、松绑、纾困、造环境,让企业少了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快步前行。

三年来,南京片区聚焦难点、痛点、堵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惠及企业2万余家;在22个行业实行“一业一证”改革,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又准营”;打造全国首个区域集成评估改革示范区,对8项评估事项进行统一评估,累计形成197个应用案例,节约成本上千万元;创新非现场智慧监管模式,完成8000多家市场主体风险分级,解决了人工现场监管频次少、耗时长、效率低等监管难题;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监管领域90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减免处罚。

营商环境改革推向纵深,南京片区法治建设实践也走在前列——建设全国首个法治园区,挂牌成立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法庭。设立江苏首个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案件70余件,全国首创境内外机构合作设立第三方调解组织,探索商事纠纷化解司法替代机制。搭建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平台,为企业有效保护商业秘密,服务高科技企业百余家。

“作为全国首创境内外机构合作设立第三方调解组织,除了南京、香港两地法律服务机构现有调解专家队伍外,我们还邀请北上广深等地多名国际商事专业调解专家入册,调解案件70余件。”宁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理念一以贯之,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面貌三年变样。

站在新的起点,南京片区将继续发挥“双区叠加”优势,系统谋划未来三年深化改革举措,在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创新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贸改革标识度,努力以“双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素材来源 | 自贸区综合协调局 南京日报

科技创业金点子 推电子创业证,设创业失败保障……这十条金点子有没有说到你心里?

图说:经过一个月征集,10条围绕“青年创业”的优秀建议揭晓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创业,承载着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在上海,年轻人渴望怎样的创业环境?上海如何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助力年轻人逐梦,筑梦?今年,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单位共同举办“人民城市”专项征集。7月下旬,团市委围绕“青年创业”发起“人民城市精彩有我”线上征集活动,经过一个月的征集及遴选,今天下午,10条优秀建议揭晓。

在成为一名嘉定区的基层工作者前,95青年吴豪也尝试过电商、自媒体创业。他发现,很多青年虽然对创业有着浓厚兴趣,但受制于种种因素,在具体实操中往往容易打退堂鼓,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迫切需要“扶一把、拉上马”。 结合日常工作和调研走访,吴豪发现,青年缺乏专业知识,也不了解相关政策,比如如何做好一份创业计划书,如何在工商注册登记一家公司,如何申请初次创业补贴等。加之一名创业者可能有学生、女生、科研人员等不同身份属性,不同部门虽然都有扶持政策,但相关信息较为分散,让创业新人一时没了方向。此外,青年创业者在遇到资源或发展瓶颈等困难,身边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机构和人,造成半途“肠梗阻”。

“能否建立一个上海市青年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库?”吴豪建议,针对目前各部门针对青年创业者出台的各类政策指引和务实举措,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盘点,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创业者的获得感;也可尝试探索推出“电子创业证”身份标识,更好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他同时希望,各类创业政策和创业基地等信息能够汇编成册,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制作发布电子版“青年创业宝典”,做到实时更新和专题推送,并通过专家讲座、漫画解读、宣传折扇等形式,持续扩大资源库影响力。

“开拓乡创办公新天地,助力青年创业干事。”这是90后青年曹骏的建议。他任职于陆家嘴集团,曾长期参与川沙镇和大团镇的乡村振兴项目。在他看来,怎样更好地号召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振兴乡村又怎样切实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比如,可以在镇村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乡村工寓”,将老村委会改造成共享活动中心、共享会客厅,修建体育运动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乐活中心,为创业青年提供合适的工作生活空间,并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拓宽村级主干道路,借助绿化景观小品改善乡村风貌,建设公共休憩的口袋公园。既要提供产业发展可能,又要打造宜居空间,才能真正把年轻人吸引到乡村振兴的热土上,而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可能会激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新火花。

“青年创业者在初创期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市场开拓困难等问题,希望设立青年创业失败保障机制,通过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管理咨询、投融资服务等一揽子支持,帮助青年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跨学科实践中存在后续动力不足、主体能力局限、目标愿景缺失以及成果转化困难等阻碍因素,建议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联盟建设”……

年轻人的声音,总是很容易在同龄人中产生共鸣。受到启发,上海青年汇智团第七期汇智营的学员也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建言献策。接过话筒,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律师于欢提出,对于创业者来说,唯有知法懂法,才能顺利起航。她建议,在对有创业意向的人群、初创企业的培训配送中,增加创业基础法律专项内容,如企业设立流程、企业家常见刑事风险、所在行业常见行政处罚风险、企业基础用工风险等。同时建议进一步做好相关部门的文件梳理和公开工作,提高法规政策的透明性和检索便利性,为企业稳步合规经营进一步保驾护航。在新媒体赛道创业的胡斐发现,青年创业者面临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挑战。“建议开展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培训课程,提供一对一的财务咨询服务,推广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工具,同时建立财务管理交流平台。”

【相关链接】

青年创业者10条金点子建议(按姓氏笔画为序)

1.于伟杰《关于优化上海青年创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建议》

2.马宁华《关于发挥新质生产力构建青年创业服务生态链的建议》

3.吴豪《关于建立上海市青年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库的建议》

4.张庭赫《关于推动大学科技园更高质量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力“首站”作用的建议》

5.胡斐《关于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财务管理帮助的建议》

6.曹骏《关于开拓乡创办公新天地,助力青年创业干事的建议》

7.盛季岚《关于扶持青年创业,鼓励金融机构对青年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的建议》

8.程凯《关于设立青年创业失败保障机制的建议》

9.傅维诚《关于加强对公益行业青年创业者扶持的建议》

10.曾若影《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联盟建设的建议》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