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新银河(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飞机污水口 英国男子花园散步,被飞机天降一泼屎浇一头?这种倒霉事还不少

添加时间:2025-03-17

被天上掉下来的鸟屎砸中,属于小概率事件。

那……

被天上掉下来的人屎砸中呢?

用一位英国市议员的话说,是“十亿分之一的极小概率事件”。

十亿分之一,看起来已经小到不能再小了,但却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因为在今年7月,

就有一位幸(倒)运(霉)儿(蛋)……

被从天而降的人类排泄物……

淋了一身……

媒体没有公布他的姓名,我们就暂且称他为,嗯……倒霉蛋先生吧-。-

倒霉蛋先生住在温莎市,距离大名鼎鼎的温莎城堡很近。

这里风景秀丽,宁静祥和,

如果忽略经常飞过的飞机,整座城市还是保留着浓郁的英式古典气息。

温莎距离希思罗机场很近,这是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居民们每天都能看到飞机从他们的头顶上空掠过。

除了有时比较吵外,这些飞机没有造成其他问题,

直到,倒霉蛋先生的遭遇出现……

7月中旬,倒霉蛋先生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花园溜达,给花草们浇水、修剪枝条。

一架飞机滑过上空,他没有在意,继续侍弄花草,

这时,“噼里啪啦”声突然响起,天上瞬时下起土黄色的“大雨”,

把他本人、整座花园,和所有的花园遮阳伞全部浇了一遍。

这雨水黏黏的,偏黑的棕黄色,散发着令人作呕但又熟悉的恶臭。

被它覆盖全身的倒霉蛋先生很快明白了:

这些都是……

屎啊………………

这当然不可能是鸟屎(谁家鸟这么大?),那么只能来自刚刚飞过的飞机了。

倒霉蛋先生很气愤,他用航线追踪APP一查,找到了当时飞过自家上空的飞机。

但电话联系后,航空公司不认账,否认他们的飞机飞过这片区域,不想负任何责任。

他向市议员抱怨了这件事,议员凯伦·戴维斯(Karen )说她“深感震惊”,不过她明白背后的原理。

飞机掉粪,不是飞行员操作导致的,而是和飞机用的马桶有关。

很多路过温莎的飞机,使用的不是更卫生的真空马桶,而是传统的化学马桶。

化学马桶用蓝色的除臭化粪剂,把乘客们拉的屎化解后,再冲入飞机底部的废水槽。

一般来说,飞机降落后,机场员工会把这些废水槽处理干净,

但因为设计问题和操作失误,化学马桶的废水槽经常关得不够严实,粪水会泄漏出来。

飞机污水口 英国男子花园散步,被飞机天降一泼屎浇一头?这种倒霉事还不少

(泄露出去的废水会迅速变成冰)

在高空中,粪水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冰,在飞机剧烈震动时掉下来。

这在航空领域有个术语,叫“蓝冰”。

英国民航局估计,每年在英国领空上空的250万次航班中,会出现大约25次“蓝冰”坠落现象。

(降落在印度的蓝冰)

250万次航班,才大约会出现25次蓝冰坠落,

由此可见,倒霉蛋先生真的是非一般的倒霉,

因为袭击他的甚至不是蓝冰,而是一整片湿淋淋的、液态的屎。

议员凯伦·戴维斯告诉媒体:“我每年都听说飞机上结冰的污水会造成一些事故,但这次并没有结冰。他的整座花园以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方式被浇了个透。”

“他当时正好在花园里,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恐怖的经历。”

议员约翰·鲍登(John )说,事情出现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一”。

“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可能和天气变暖有关。天气一热,粪便就很快变成液态了。”

不管是屎冰还是屎雨,对被砸中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可怕又难忘的经历。

但话说回来,

自从人类能上天后,天就时不时会下起屎。

上世纪30年代,大多数军用飞机都是直接把屎抛到空中。

它们的马桶底部留有缝隙,上完厕所后,里面的东西靠地心引力掉下去。

1936年,英国皇家军队的飞机通过一根管道倾倒污物,每当马桶盖升起来时,气流会发出响亮的口哨声,告知众人这是放屎时间。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架飞机叫做“吹口哨的大便屋”。

后来,飞机厕所的设计稍微好了一点,每个便池连接着一个桶,粪便收集在桶里,落地后再丢掉。

但只要坐飞机的人一多,污物很容易溢出来,最后仍然是播撒大地。

到上世纪6、70年代,商业飞机大量使用化学马桶,用清洁剂除臭,干净卫生。

可糟糕的渗漏现象仍然让飞机不断掉屎,70年代更是高发期,美国航空管理局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关于蓝冰的投诉。

近些年,随着更安全的真空马桶流行开,掉屎现象大大减少,

但现在仍然偶有发生,给人们造成不少心理阴影。

2012年2月,一对住在肯尼迪机场的美国夫妇坐在室外吃烧烤时,突然被一阵黑绿色的雨淋了一身。

他们原本以为这些液体是液压油,打电话给警察后,警察说淋湿他们的是人类排泄物。

夫妻俩愤怒地问候了航空公司,因为不知道是谁家的飞机,没有得到赔偿。

2017年1月,犹他州盐湖城的伯达尼·鲍克( )去学习接孩子时,发现她的白色汽车被屎覆盖了。

她原本以为是鸟屎,但细看后发现是人屎,把她恶心得不轻。

2018年6月,加拿大出现多起降屎事件。

一次是在西北地区的黄刀镇,一户人家的地板、栏杆和窗户上突然溅满黑色体液,很多衣服也被搞脏。

飞机污水口 英国男子花园散步,被飞机天降一泼屎浇一头?这种倒霉事还不少

接着恶臭袭来,那气味像是“某人的化粪池炸了”,人们跑进屋子里呕吐。

另一次是在萨斯卡通市,一个母亲在阳台给孩子们做烤鸡和芦笋,做好后让孩子们到屋里吃。

这个决定,让她们完美地避开了室外的粪雨,等她们吃完出来,发现外面满是圆形的褐色斑点。

她们一闻,发现是屎,十分庆幸自己没有在外面吃饭。

天降屎的效果绝不仅仅让人反胃,有时它们也会造成不小伤害。

2018年5月9日,住在加拿大卑诗省的苏珊·艾伦(Susan Allan)开车带儿子回家,他们在等红绿灯时,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

因为车里的空调坏了,苏珊一直开着车的天窗吹风,结果飞机刚飞过,就穿过天窗把他们淹没了。

可怕的气味让苏珊的儿子瞬间呕吐起来,苏珊的眼睛也被粪便砸中,感染了结膜炎,第二天肿成高尔夫球的大小。

2006年,一大块蓝冰砸到加利福尼亚一对老夫妇的屋顶上,直接砸出一个大洞,还毁掉一张床。

那个时间段,老人一般都上床睡觉了,但刚好,他们在楼下看电影,躲过一劫。

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才发现天花板上有两英尺宽的洞。

印度的一位老奶奶就没那么幸运了。

2016年,中央邦萨加尔区,一个足球大小的冰块从天而降,先是撞到屋顶,然后砸到一个60岁老奶奶身上。

老奶奶的肩部受伤,人们马上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如果没有屋顶,她的头骨会直接碎掉。

在这些飞机掉屎事件中,很少有人成功拿到赔偿。

大多数时候,人们不知道掉下来的屎到底是哪家航空公司掉的,

公司和政府也会百般推脱,说那其实不是人屎,而是鸟屎。

苏珊确诊结膜炎后,她向加拿大交通部要赔偿,但政府说他们遭遇的是鸟屎。

“哦,你的意思是有三四十只鸟同时在上方拉屎,还一拉就是十几泡?”苏珊讽刺地说,“交通部就是在掩盖真相。”

她找到好几个有类似遭遇的人,一起向政府施压,但政府没有回应。

美联航遇到这种事时,也说是鸟干的,还指名道姓说是加拿大鹅的屎。

“这种鸟排便的时候可能在千里之外,但屎拉出来后,会随着气流飘到人们的家里。”美联航的执行官罗斯·艾默(Ross Aimer)说,“你要考虑到天气,风、大量的空气、急流,有太多因素。”

哎,想要和这些公司扯掰清楚实在太难了。

文章开头的倒霉蛋先生早早就放弃了。

他说他不至于为了几把伞和几朵花起诉航空公司,实在不划算。

至于这次被屎浇头的苦,只好默默吞了,算自己倒霉呗。

飞机降屎,可能是飞来横祸的形象写照,

等大部分飞机都淘汰掉化学马桶后,这样的屎事会慢慢消失吧……

医院污水臭味 哈药总厂:“怪味”扰民20年 多方呼吁难“驱散”

近期,哈尔滨医药集团公司制药总厂(以下简称哈药总厂)超标排放污水和废气,令哈尔滨市哈西地区出现“夏天不敢开窗,出门要戴口罩”、经常被一种怪味笼罩的特殊现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20多年来,哈药总厂的“怪味”扰民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顽疾”:周边群众反映,媒体多次曝光,政协委员呼吁都收效甚微。究竟什么原因导致“药厂怪味”如此难以消除?

居民:“怪味真是坑苦我们了”

多位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说,从前何家沟内流淌的还是清水,他们还在里面洗过澡,可是后来水质开始发生变化,味道也越来越大,时间长了还觉得头晕。最近一段时间,何家沟的污水有时是黄色有时呈黑色。

哈药总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现有员工近万人。这样一个大型企业竟排污扰民多年,并且一直难以解决。

今年54岁的岳实现,是哈尔滨市郊县居民,去年在哈药总厂不远处购买了一套价值44万元的商品房,如今成了他心头最大的一个负担。“房子守着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药厂就经常向外排废气,臭烘烘的根本不敢开窗户。儿子在市内打工,因为房子周围味道不好也不愿回来,现在就我和老伴偶尔来这儿住一阵,因此房子也没装修。药厂排放的怪味真是坑苦我们了。”岳实现说。

岳实现说的臭水沟便是哈尔滨市学府路附近的何家沟,目前承担着哈药总厂的污水排放任务。多位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说,从前何家沟内流淌的还是清水,他们还在里面洗过澡,可是后来水质开始发生变化,味道也越来越大,时间长了还觉得头晕。最近一段时间,何家沟的污水有时是黄色有时呈黑色。

在距离哈药总厂不到十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多所拥有上万师生的大学,数万名师生同样饱受“药厂怪味”的煎熬。“一到夏天就会经常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笼罩在校园上空,简直太难闻了,再加上天气闷热,感觉非常不舒服,也不知道这怪味闻久了对身体有没有伤害。”黑龙江大学教师史维国抱怨说。

记者:“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

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据了解,哈西地区怪味并不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有,至少困扰当地居民有二三十年之久,夏天感觉尤其严重,居民曾经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这一情况。遇到天气不好时,这股怪味可以飘散到市区内更远的地方。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三道街来到哈药总厂附近的何家沟附近,只见一条细长的河沟中流淌着黄色液体,气味刺鼻,河岸周边,垃圾遍地。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臭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当地一家媒体记者介绍说,哈药排污扰民情况,最近几年多家媒体都对此事有过报道,有的报纸甚至推出了系列追踪报道,药厂和当地政府也表态要“治理污染”,但“药厂怪味”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主任田家玮曾连续几年联合多名政协委员上交提案,分析了药厂怪味的危害,并提出了“整改、搬迁”等一系列建议。

医院污水臭味 哈药总厂:“怪味”扰民20年 多方呼吁难“驱散”

田家玮说,她在药厂对面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住了约30年,对这个情况非常了解,药厂排污情况很早就存在,这十年来愈演愈烈。她在2008年当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后,曾经多次反映哈药总厂污染问题,2011年更是联合100余名政协委员要求药厂进行搬迁,政府部门每年都给予回复或者来电话说明情况,但污染治理情况并不明显。“如果政府不下决心,不下大力度整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厂方:气味治理“持续投入和改善”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坦承,“气味治理有一定的难度”。国家有两个气体排放标准,一个是“排放口标准”,一个是“厂界标准”,根据监测,他们排放的气体的指标均低于这两个标准。

据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介绍,怪味的来源是硫化氢等次生污染,硫化氢是在处理污水的时候产生的,他承认,怪味确实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马杰说,“我们企业在气味治理上从未间断,环境治理的费用逐年提高,以前每年5000万元左右,2011年环境治理的预算达到7000万元。”

据他介绍,2004年,哈药总厂开始上马气味治理设施,先后建立了多座气味处理设施。2009年和2010年,哈药总厂又投入1900余万元,将生物处理系统进行封闭,将气味收集处理、高空排放。“随着投入增加,气味污染显著改善。近十年是一个持续投入和改善的过程。”马杰说。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坦承,“气味治理有一定的难度”。国家有两个气体排放标准,一个是“排放口标准”,一个是“厂界标准”,根据监测,他们排放的气体的指标均低于这两个标准。

对于有居民反映最近哈药总厂污染加剧的问题,韩洪彬解释说,今年3月以来,经环保部门批准,哈药总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设备检修。虽然采取了减产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但污染物排放浓度仍然比从前升高不少。

厂方:闻不到怪味,“基本做不到”

“人的嗅觉很灵敏,达到国家标准千分之一的怪味就能闻到。我们一直尽力在做,但要想让居民闻不到药厂的怪味,这个很难,基本做不到。”马杰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哈尔滨市环保局了解到,2009年1月到2011年2月,在线监测的哈药总厂排放的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始终在121-277之间徘徊,据环保部门介绍,这些年来该企业一直处于“低污染排放”的状态。

至于“怪味”,据哈尔滨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支队长彭旭介绍,多年来,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多次组织对哈药总厂的专项监测,结果表明硫化氢多数达标,只有2009年8月12日晚9时至12时的一次监测,硫化氢超标1.37倍。而另外一个指标臭气浓度,历次监测均超标20倍左右。

环保部门一直对哈药总厂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2004年以来,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督促哈药总厂建设了7套气味处理设施,用以处理气味污染。

即便如此,药厂周边居民对药厂的气味改善感觉并不明显,还是不断投诉。一位在附近住了30年的老住户告诉记者,哈药总厂的怪味很久之前就有,近十年愈演愈烈,丝毫看不出改善,有的人甚至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多次投诉也没有效果。

医院污水臭味 哈药总厂:“怪味”扰民20年 多方呼吁难“驱散”

“人的嗅觉很灵敏,达到国家标准千分之一的怪味就能闻到。我们一直尽力在做,但要想让居民闻不到药厂的怪味,这个很难,基本做不到。”马杰说。

应对:应加大污染违法成本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认为,忽视了环保,只考虑经济利益的企业是短视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企业同时污染了环境让人得病,“这很可笑”。

有关专家认为,环保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国家角度来说,必须有严格的、能够有效实施的法律法规,而且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不让企业钻空子。一个企业违规“成功”,很多企业就会效仿。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院长金哲雄说,原料药生产排放的怪味气体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治理的难度也比较大,一般都在边远的地方,甚至是在山沟里面生产。哈药总厂“污染门”事件反映出,个别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环保上不想多投入。

安邦咨询集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认为,忽视了环保,只考虑经济利益的企业是短视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企业同时污染了环境让人得病,“这很可笑”。对于制药企业来说,环保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销售,只顾赚钱,给子孙后代留下沙漠和臭水沟。

据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哈药总厂在污染防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投入严重不足。产能在增加,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没有跟上。另外,违规违法问题处理不够有力,企业的污染违法成本低,客观上“纵容”了企业的污染行为。有关人士认为,每年几百万元的“排污费”,对于一年产值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专家认为,企业自身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做到产能与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匹配。同时,有关部门应当更加严格地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督促企业进行污染防治。“现在有法规,但是这么多年治理还见不到明显效果,这值得深思。”边晨光说。

进展:迫于压力药厂启动搬迁计划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哈药排污扰民再次被媒体曝光,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速演变为全国热点,而这次舆论风暴似乎比从前来得更为猛烈。在舆论压力下,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开始介入要求哈药总厂关停高排放、高污染车间和项目,增加对气味、污水治理项目和设施运行的投入,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6月14日,哈药总厂与哈尔滨市阿城区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建设哈药总厂新厂区项目协议。哈药总厂将按照“局部搬迁,分步实施,产业转型,根治污染”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一期工程预计投资20亿元,引进环保新工艺、先进设备,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这次新厂建设不是简单的厂区迁移,而是‘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达到老厂区无法实现的工艺技术水平和环保治理水平。”哈药总厂厂长吴志军说。

6月16日,哈尔滨市举行哈药总厂超标排放整改情况通报会:目前哈药总厂治污整改效果逐步显现,废水、废气排放已初步达标,还需进一步加强治理。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fago288.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