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为期两天的“亚洲人权论坛——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国际研讨会27日闭幕。论坛总结十年来亚洲各国环境与人权保护的经验和成就,探讨了人权视野下的环境权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实现问题。来自亚洲二十余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不仅要进一步推动人权事业进步、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还要努力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将坚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潜心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作出科学解答,致力于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光荣事业,大力支持人权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不断深化与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亚洲各国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蒋建国指出,亚洲人权交流和合作有优良的传统和坚实共识基础,我们要筑牢和平稳定根基、促进共同发展,秉持相互尊重原则、推动平等交流,坚持对话合作理念、维护公平正义,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亚洲,秉持亚洲命运共同体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团结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以亚洲智慧促进亚洲人民共同福祉,助推人类人权文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北亚区代表夏泽翰围绕“环境保护权的国际与区域合作机制”的主题,展示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全球,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所采取的行动,强调联合国对人权的重视以及环境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联合国发展宪章为基础发展清洁环境和清洁能源,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夏泽翰肯定了中国在水资源保护、生物圈保护、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高度赞扬了美丽中国建设。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围绕“亚洲国家人权共识建构的现实机遇”的主题,阐述了亚洲国家构建人权共识的必要性、紧迫行和可能性,同时指出构建人权共识需要消除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分歧等障碍,以人权共同宣言和公约、共同需求这一更现实的基础、促进各国尊重和保护人权意识这一更合理的目标来构建亚洲人权共识。
本次论坛围绕“环境、气候变化与人权”主题,设置了亚洲视野下的人权观,环境权的基本理论,亚洲各国的环境权保障成就与经验,气候变化下的法律调适,气候变化下的国家与社会行动,气候变化下的权利保障,环境权的国家与国际保障机制,环境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程序性环境权,性别、平等与气候变化,食品、健康与环境,以及青年论坛特别单元等十二个单元,与会嘉宾就各个单元主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创业公司新思路建议 “小沙龙”搭建“大平台”——民建青岛市委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财富管理的发展前景如何?”“面对新趋势、新挑战,财富管理行业如何加快升级?”“怎样引导财富管理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近日,在民建青岛市委会举办的创业企业沙龙活动上,从事财富管理行业的民建会员们正齐聚一堂,在分享他们创业经历的同时,也围绕着财富管理的进阶之道以及积极助力青岛成为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等进行深入探讨。
从留学海外的高才生到归国创业的青年新锐,几位有着留学背景的民建会员们却有着不同的创业经历。
“2010年,我毅然辞掉在华尔街的工作,作为引进人才,回到国内开始创业。那时,就想把自己多年来在伦敦、纽约、香港、上海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求学就职过程中的所思所学所得服务祖国的发展。”青岛安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超,曾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华尔街工作2年,对于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有着一套独到的见解。沙龙上,青岛东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超和青岛国投乐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李敬文等也各自分享了自己归国创业的经历和行业发展新思路。
创业企业沙龙自2014年创立以来,每一期均根据不同主题,推选一名在本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优秀会员企业家作为主讲,视情邀请相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创业者参与。与会会员企业家提出意见建议、探讨交流合作。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发表观点、指明方向。截至目前,创业企业沙龙紧扣会员企业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围绕“创新创业”“助企纾困”“民营经济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共举办了近40场活动。
如果说创业经历分享仅仅拉开了创业企业沙龙的序幕,那如何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加强企业间合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才是创业企业沙龙的重头戏。
许多来自企业的民建会员通过参加创业企业沙龙,或形成头脑风暴、碰撞出新的思考,或突破瓶颈、纾困解难,或成为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意向。截至目前,创业企业沙龙已协助十余家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促成二十余家企业在资本与金融服务、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多领域内的合作。
近年来,民建青岛市委会在如何充分发挥创业企业沙龙的最大作用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探索创业企业沙龙的新模式,为会员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小平台,更搭建了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平台。如2020年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助疫情下的企业渡过难关、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021年搭建种质资源平台,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2022年搭建高价值专利平台,助推专利的保护与运营等。
民建青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成意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民建青岛市委会将充分发挥海归会员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深化和拓展创业企业沙龙这一社会服务品牌,在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增量、搭建更大服务平台等方面积极作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竭力贡献民建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任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