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3月17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证监会同意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
据中国固废网了解,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解决农业农村中的污水、固废、土壤污染及生态问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水生态及工矿区生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污染耕地管控修复等业务,在农村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三大领域提供投融资、咨询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及销售、药剂和修复类植物生产及销售、运营等全产业链系统服务。
艾布鲁环保是国内最早系统从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企业之一,是国内首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业务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业务的企业,同时也是较早从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工矿区生态修复的企业。发行人针对农业农村污染面广、分散、类型多元的特点,开发了适宜于农业农村的环境治理技术体系、产品设备和施工工法,并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中。通过系统的技术储备和项目业绩积累,逐步确定了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全面竞争优势。
本次IPO艾布鲁拟募资3.48亿元,其中,1.36亿元用于土壤修复药剂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3400万元用于营销服务与技术支持网络建设项目、1.2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附公告:
关于同意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报送的关于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意见及你公司注册申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证监会令第167号)等有关规定,经审阅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意见及你公司注册申请文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二、你公司本次发行股票应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招股说明书和发行承销方案实施。
三、本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四、自同意注册之日起至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前,你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中国证监会
2022年3月14日
创业公司新思路建议 山东政协文献
实施“龙虎工程”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异军突起。烟台乡镇企业坚持走以集体企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曾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胶东模式”,成为当年烟台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和独特风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烟台的乡镇企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回想那些激情创业的年代,心中依然充满深深的感慨。
乡镇企业是在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她从诞生之始就没有计划体制的保障和束缚,所以全是凭着自己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调节和导向而发展。因此,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乡镇、村办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复建设、粗放经营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烟台同样也不例外,表现在很多乡镇企业盲目上项目、财务管理不严格,甚至出现倒闭等现象,集体经济蒙受较大损失。八十年代中期,是这一问题的集中爆发期。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使众多企业尽快走出低谷、重振雄风,成为当时各级党政领导特别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问题。
那时,我还在中共烟台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担任书记。由于之前曾担任过县委书记,熟悉农村情况,又对农民有特殊的感情,因此我一直比较关心乡镇企业工作。尤其是对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关注,始终坚持把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
1986年,经过充分调研、深入思考,我以农委书记的名义,向市委建议开展一次村办企业集中整顿专项活动。随后,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带领农委和乡镇企业局的负责同志,不辞辛劳,来回奔波,一边下基层、搞调研,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县、乡、村工作;一边及时汇总情况、报告工作,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当参谋、出主意。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村办企业整顿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企业管理大有起色,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村办企业倒闭现象大为减少,乡镇企业的发展重回稳步健康轨道,农村经济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此后,一方面政府注重抓宏观规划引导,一方面继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质增效,使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个小高潮。
1990年,烟台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比1985年增长两倍,年均增长24.3%。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95亿元,比1985年翻了两番。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66%,比198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4.4%,比1985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五年中,乡镇企业为农村提供支农建农资金7.5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3亿元。当时,乡镇企业发展比较突出的几个县都出现了亿元村,像牟平宁海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7亿元,被评为全国最佳乡镇;栖霞城关村、牟平新牟里村、牟平西关村、牟平王家疃村、龙口西台村、蓬莱长裕村,成为全市首批乡镇企业“亿元村”。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全国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热潮,已经成为烟台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力量的乡镇企业,再次被推向经济发展大舞台的中央。当时,我刚担任烟台市市长,针对这种新形势,在我和其他领导同志提议下,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变以往平推平铺、平均用力的工作方法,实行少数突破、重点带动的发展策略。4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镇企业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动员和组织全市乡镇企业,放开胆子,抓住机遇,拼搏进取,全面推进“大高外”战略的实施,带动全市农村大开放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会议确定从全市197处乡镇中沿“三线一带”(烟青、烟威、烟潍公路线和沿海地带)选择46处乡镇作为“龙”(后来又增加4处乡镇,改为50处)。6月10日,召开重点村、重点企业现场观摩会,确定从6600个村和5万多处乡镇企业中选择100个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八五”末计划收入过5亿元的村庄和乡镇企业作为“虎”,构筑全市“龙腾虎跃搞开放”的乡镇企业发展格局。
在决策出台、会议筹备以至于方案实施过程中,我都全程参与,多次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统一思想,谋划方案。记得在其中的一次会议上,我曾豪情满怀地向大家描绘了乡镇企业开放发展的光辉前景,并提议把即将出台的上述重点突破工作命名为“龙虎工程”。由于这个名称形象生动、易记易懂,不仅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成,并且很快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使改革开放重点突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改革开放步伐,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上存在的“怕、难、死、满”的问题,牢固树立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开放的观念、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乘势而上,全力搞好改革开放。紧接着,一场“学查改比,加快开放”的大讨论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各级各部门查找自身存在的影响开放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开放大潮中比成果、比活力、比贡献。同时,市里将44个乡镇列为对外开放重点乡镇,鼓励他们放开胆子率先起步,带动全市万家企业对外开放。为重点推动实施“龙虎工程”,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重点村、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龙虎工程单位考核管理的意见》,并赋予50个重点乡镇9条优惠政策,赋予100个重点村、重点企业10条特殊政策,要求各“龙虎单位”成为解放思想的先行者、经济加速发展的带头者、改革开放的创新者、发展高新技术的示范者、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者、多元经济发展的开拓者,形成群龙腾飞、百虎显威的局面,带动全市乡镇企业加速发展。
应当说,“龙虎工程”是一项助强工程,也是一项激励工程,极大地调动了工程单位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动了全市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一大批乡镇企业家被“龙虎工程”的有关政策所激励、鼓舞,大胆创新、突破,使过去许多不敢想、不敢干的事变成了现实。譬如,福山区东陌堂村发起创办了第一家农民航空公司,承租4架客机办起包机业务,在当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莱阳吉龙集团公司制造了吉利牌微型轿车,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莱州宏祥集团的宏川牌空调,在1993年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另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辐照电缆、水磁材料等一大批高尖精产品,也出自烟台的“龙虎”之手。由于把乡镇企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大力实施了“龙虎工程”,全市经济增长幅度明显加大,1993年,乡镇企业在全市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94%上升到70.8%,形成了“三分天下占其二”的局面。
在积极实施“龙虎工程”的基础上,199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高”字突破、二次创业的新思路,目标是力争奋战两年,使乡镇企业基本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主导型的转变。
这期间,龙口丛林集团的第六条水泥生产线投产,一跃成为全国乡镇企业中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接着他们又迅速筹资6700万元,新上了铝型材和塑胶带两个大项目。此后,这个企业又相继新上了几个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项目,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芝罘区只楚集团在创业伊始即认准了高新技术这棵大树,不惜代价实施“智力开发工程”,加大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研制开发出28种高新科技产品,被省科委批准为高新技术生产重点企业。还有蓬莱的山东蔚阳集团,也是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的成功代表。这个企业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镇办集体企业,1997年改制为股份企业。企业发展至今,已成为大型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拥有总资产20亿元,员工3000余人,下辖15家企业子公司,产业涉及建筑建材、港口物流、能源电力、新型材料、农业种植等多个领域。就当年来说,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能够成为乡镇企业家们的共识,这是很令人欣慰的。这也是许许多多乡镇企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持续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乡镇企业要取得大发展,必须打破地域界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当时,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要求各级积极鼓励引导乡镇企业加强东西合作,实行外引内联。1994年7月,烟台市乡镇企业局提出用3年时间组织100家企业西进。具体目标是,100家企业平均每年投资100万元,3年共投入3亿元,加上当地配套资金,总投资10亿元;3年后每年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为当地增加税收1亿元。这项计划极大地激励了乡镇企业家们到更大的舞台一展抱负的斗志。以牟平新牟里村为代表的一批乡镇企业率先西进,跨出胶东半岛,到市外、省外、国外投资办厂。新牟里村通过股份制的形式,筹集资金2亿元,到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的河北邢台地区兴办了新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达到了年产钢、铁和钢材各30万吨的规模,这在当时一度传为佳话。据统计,当时全烟台市异地兴办的乡镇企业达180多家,遍及新疆、河北、东北三省及广东、海南等十几个省市。
“龙虎”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二次创业决策的有力推动,极大地带动了全市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仅仅十多年的时间,烟台的乡镇企业就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成为烟台经济的半壁江山。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利税实现了双翻番,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0.8%。到“八五”末的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85245处,从业人员达到124.7万人,实现总收入748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其中50处重点乡镇实现产值、利税、出口交货值、合同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乡镇企业的56%、53%、73%和73%,100个重点村和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利税、出口交货值和合同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乡镇企业的30%、34%、52%和31%。乡镇企业总收入过2亿元的乡镇达到近百个,其中牟平宁海镇达到75.5亿元。亿元村、亿元企业总数达到149个,其中过5亿元的达到9个,牟平区西关村、新牟里村和福山区东陌堂村超过10亿元。全国首届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评选,烟台有32个企业入选;全省首届百强乡镇企业评选,烟台有37个入选。
1996年1月底,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八五”期间发展乡镇企业和实施“龙虎工程”的成就和经验,隆重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乡镇企业家,兑现奖励政策,其中对考核前六名的重点村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分别给予15万元的重奖。
历史是一幅不断翻展的画卷,乡镇企业曾经在烟台大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亲历者,我非常感念那些为烟台发展作出贡献的乡镇企业家,感念那些一起工作过、战斗过的老同事、老战友,更感念那个火红的年代。(2014.2)
(周训德,时任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烟台市政府市长,现已退休;退休前任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整理:王文波,烟台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梁涛,烟台市政协副秘书长;姜泽林,烟台广播电视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