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当地时间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
四问日本排放核废水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对于核废水的安全性,按日本政府的说法,福岛核废水经过处理后能使包括氚在内的各项放射物数值都达到安全水平,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从四个方面来看都存在疑问。
目前等待排放的核废水,是否只有氚超标?
2018年8月之前,东电在提交的资料中一直声称,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后的废水只有氚超标,是“氚水”。直到有日本媒体披露,处理水中其他放射性物质也超标的问题后,东电才承认碘129、锝99、碳14等放射性物质超标,超标废水占总量的72%。其中约15%超过排放标准的10至100倍,6%超过排放标准的100倍。东电承认,这些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经过再次处理后,能够保证其他放射性物质不再超标吗?
目前,东电方面还没有开始对已储存的处理水进行二次处理,只是说“多核素去除设备”是按照能够剔除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来设计的。但是,设计值不等于实际值,如果该设备真的有宣称的作用,那么现在怎么还会有大量超标的核废水呢?
储水罐真的没有地方可以再建了吗?
有环保组织指出,在福岛核电站的第七、八号机组建设预定场地及周边其实还有土地可以用于建造储水罐,预计还能存储数十年的废水量。日本政府和东电称,这需要大量时间与地方政府协调等,远距离运送核废水还需更大工作量。批评者认为,此举不是不可为,而是日本政府和东电不想为。
稀释后的氚就安全了吗?
据介绍,氚元素放射的β射线穿透能力较弱,通常认为氚从外部对人造成辐射的可能性不大,只有进入人体,才有可能从人体内部对人造成辐射损害。然而,一旦氚进入海水,就难免会通过海洋水产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辐射损害。
专家解读:核废水入海 危害几何?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了影响。“排污入海”显然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更是影响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对于如何处理核废水,日本政府未能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共识,并轻视氚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 王晓鹏: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核废水在污染海水的同时,还有可能污染到淡水资源。另一方面核废水的放射性一旦影响到海水中的微生物,还可能对整个海洋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核废水带来这种污染,也可能会给有关的人群,特别是沿海人群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日本将核废水直接入海,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对海洋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受到最直接影响的,要数日本周边国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 王晓鹏:日本向太平洋直接排放这些核废水,不仅会让日本周边海域在短期内遭受污染,假以时日这些放射性的核废水会随着洋流波及日本的海上邻国乃至世界其他的大洲和大洋。因为海洋本身它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知性,就使得核废水带来的污染就带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预测性。比如说未来海产品是否安全,海洋产业受到多大的破坏,从业人员的生计受到多大影响,这些都会成为未来人们要警惕的问题。
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是每升水中氚活度为6万贝克勒尔,虽然东电公司表示,会将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这一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但不少科学家与环保组织都表示,此前并无先例,而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局限,决定了目前无法预知排放的废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
新闻链接:福岛核辐射阴霾挥之不去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
近几年,关于福岛核辐射直接造成的动植物变异、福岛附近居民的病变报道并不少见,可以说,在尚未“倒水”之前,福岛核污染已经在多地海域扩散,“倒水”之后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更是难以想象。
早在2016年12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海洋学专家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鱼身上,首次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134,证明了日本福岛核污染已经扩散到北美地区的事实。
而在2018年2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捕捞了一种食用鱼,在其身上检测出了超标的放射性物质“铯”。每公斤鱼肉中含358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物质,达到日本国家标准3倍以上,引起了不少民众的恐慌。
日本东京市民:之前出于帮助灾区重建的想法,我也买过福岛的海鲜。但毕竟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发现有超标的情况,也不敢再买了。
今年2月22日,据日本NHK报道,福岛县渔业联合会在该县近海捕获的许氏平鲉体内检出放射性物质。该鱼体内铯含量为每千克500贝克勒尔,是日本国家食品标准的5倍,引发舆论密切关注。
韩国A频道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东京的大型水产市场,发现在市场里销售的很多海鲜,都没有标注产地,很难了解到这些水产的来源。
而在韩国VICE新闻2月播出的专题片中,介绍了福岛县一处荒芜的居民区。由于很久无人居住,那里成了野猪的乐园。但由于放射性物质无法代谢,杂食性的野猪食量惊人,所以体内有很多放射性物质积累。这也就催生了当地的一个新兴职业——野猪猎人。
野猪猎人寻找并猎杀野猪,再将野猪的尸体送到指定的检测场所,检测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最后,野猪的尸体会被送到专门的工厂进行销毁处理,防止尸体腐烂后,体内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再次进入到土壤中形成循环。
福岛核泄漏事故产生的辐射对福岛当地居民的身体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据日本石川电视台报道,福岛县对核事故发生时不满18岁的约38万人进行了甲状腺癌筛查,至今已查出202个孩子确诊患甲状腺癌,另有50人被列为疑似患者,这一比例是未成年人甲状腺癌平均发病率的200多倍。
核污水用氢弹 日本福岛核电站废水事件: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有能力阻止吗?
最近一则消息刷屏了,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很多粉丝给我留言,要我讲讲这档子事儿。好吧,我就来讲讲看。
回顾事件
2011年3月,日本东海岸发生了9级大地震,引发了一场大海啸冲上海岸,致福岛第1核电站3个反应堆发生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酿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事故发生后,因为要冷却反应堆的堆芯,不得不持续注入大量的水,加上渗入到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生成了大量核污水。到现在为止,每天仍然要产生140吨的污水。
福岛核电站建造了上千个大罐子在存储这些污水,总容量是137万吨。这10年来已经存了125万吨,就快装不下了。而且,最早的这一批罐子已经老化生锈,有的还出现泄漏。这个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水沾染了核反应堆的堆芯以后,会携带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只能等这些放射性物质慢慢地衰变,没有其他的办法。日本人搞了一套净化系统,缩写叫“阿尔卑斯”。先用这套净化系统过滤一遍。尽量去除那些比较重的放射性元素。但是,有一种放射性元素是没法过滤掉的,那就是氢的同位素氚,半衰期12.43年。如果这东西和氧结合形成超重水,是无法和普通水区分开的。
有啥好办法吗?
有人说啊,为什么不能把氚想办法分离出来呢?因为日本不能这么做,分离出来的纯的氚是可以制造氢弹的,那是正经八百的核材料。尽管现代氢弹都用氘化锂,不用氚,用氚实在太low。但是,日本面对的是上百万吨的水。即便是我们网开一面,允许他们慢慢费劲巴拉地把氚分离出来,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这根本行不通。
日本人想了几个办法,首先是电解水,让普通的氢气和氚统统排入大气层。很快,这些氚就会散到太空,氢气最轻嘛,总是往上飘。但是电解水费电啊,太贵了。要么把水烧开了,变成蒸汽排放到大气层。这个办法也太贵了,耗能太大,而且周围的居民是不会答应的。
要么就混上水泥变成硬块埋在地下,或者干脆挖个2500米的深井直接把污水注入地下。但是这些措施都被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当地人实在是被祸害够了。你这打算是害了终身害子孙啊?
排进大海可行吗?
没办法,最后只剩下一招,排进大海。当然,日本人也不傻。日本地形狭长,他们把污水分散到长达1500公里的海边,然后再往海里排放。当然,一大坨高浓度的污水下去污染还是太厉害,要稀释N倍,然后慢慢地排出去,靠大洋的洋流扩散到整个太平洋,依靠太平洋巨大的水量来分摊污水。花30年的时间排放完,这么干最便宜,省钱啊。
这一来,在我们国内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国际上静悄悄的,各大通讯社也只是简单通报。绿色和平组织历来是反核的,他们马上就跳出来了。日本人说排放的废水里面放射性成分只有氚,可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还含有锶90、碳14等等放射性成分,半衰期都很长。远不是日本方面描述的那么纯净。
就拿锶元素来说,锶元素和钙元素的性质相似,会沉积在人体内不走,如果是放射性的锶90进入人体以后就不走了。那么成年累月的产生放射性辐射,而且是近距离的辐射,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所以啊,这事儿哪有日本人说的那么轻描淡写呢?要是人畜无害,他们为什么要往太平洋里倒,怎么不往自家河里倒啊?
周围国家,利益攸关
绿色和平组织比较偏激,不能全信。那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这事儿到底是什么态度呢?日本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深耕了多年,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了人去日本溜达了一圈,给出了一个报告。俗话说:“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药方”,这都是四平八稳的东西。国际机构给出的报告也是这样的,谁都不敢得罪,说话尽量暧昧,必须好好地品味一下才能明白啥意思。
国际原子能机构大概的意思是说,日本的技术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把放射性剂量降到安全标准。这些含有氚的废水在按照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后,必须尽快确定下一步的处置方案。并且让所有利益攸关方参与进来,确保有效的降低安全风险……
反正大概就是这个态度。前半句是说给日本人听的,你们撑不住,我们明白,这事儿的确是到了该了断的时候了。但是后半句的意思是说给别人听的,兹事体大,日本自己做决定可不行哦,要所有利益攸关方参与进来。
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多了去了,大家都是利益攸关方啊。你想想,我们能答应吗?韩国能答应吗?换言之,日本,你自己去搞定那么多国家,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背锅,你别说是我们批准的,我们可没权批准。
究竟有没有危险?
一方面,国际原子能机构官方发声都是滴水不漏,各方都不敢得罪。另一方面,在这个机构工作的专家们倒是比较直接地发表了意见,毕竟是私人身份。他们普遍比较忧虑,排放的污水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如果日本真的把废水排进太平洋,没多久,核污染就会传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海洋。这是当年德国科学家做的模拟计算。大家可以看得一目了然,尽管日本计划的排放方式并不是从福岛沿岸一个点进行排放,但是扩散的模式还是大差不差的。
大部分的污染物会被洋流送向北美方向,沿着太平洋转上一大圈。按理说,美国人应该是受害者,好像他们就没怎么当回事儿呢?美国人真的那么不在乎吗?
那是因为——美国人的手脚也不干净。他们在太平洋里搞了多年的核试验。现在太平洋里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很多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等13个国家,总共向海洋倾倒超过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是美国,便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倒进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现在日本排放的那一点,毛毛雨啦。
我们中国有第一岛链作为屏障,太平洋的洋流也不是朝着我国这边。而且我国沿海的大部分河流都是从西往东流,这等于是在开足马力灌水。污染物来了,也会被推开。所以,我们受到的影响比美洲那边好一些。
但是,地球上的水一直在循环运动,海水会变成云,被台风携带着吹向陆地,变成降雨。所以,理论上讲,全世界的人都是躲不开的。
国际法,有据可依
退一步说,如果日本真的没办法了,只有这一招。邻居们是不是可以通融一下呢?关键是,日本并不是没有其他方案,最简单的办法是继续建造储水罐嘛,周围是有地方的。因为核污染的问题,这里的地价已经一跌再跌,一点都不贵,你买地皮能花多少钱?可是罪魁祸首东京电力公司就是不这么做,他们心里还是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说实话,日本的这个行为直接就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4条,同时也违背了《伦敦倾废公约》的精神。《伦敦倾废公约》全称叫《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也叫《1972年伦敦公约》,日本当年还是积极分子,没想到这事儿会摊到自己头上。
《伦敦倾废公约》禁止任何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行为。这个《公约》把废弃物分为3类:1类为“黑名单” 、2类为“灰名单”、3类为“白名单”废弃物。日本排放的核废水属第1类,也就是“黑名单”。从原则上讲,核废水不管浓度高低,是一滴都不许排放的。
1993年,俄罗斯打算向日本海倾倒千余吨核废水,放射性活度大概是福岛核废水的1/10。日本政府以“民众对核辐射敏感”为由强烈反对,而且和美国等等七国集团成员联合起来,迫使俄罗斯最终放弃倾倒。
正是在这些国家的推动下,《伦敦倾废公约》1996年议定书对向海里倾倒废弃物给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即便是不能确定这些东西倒进海里一定会引起什么恶果,哪怕建立不起明确的因果关系,那也不能倒。
打个比方,你家孩子天天在邻居门口撒尿。你说这是童子尿,没有尿骚味儿,纯天然,绝对没有有害成份,保证安全。邻居不抽你才怪。
所以,纠结核废水之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讨论是不是有害。其实是陷入到了细枝末节之中,不是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国际法的问题,日本这是妥妥的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所以啊,在这件事情上,周边国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让我们拭目以待。